中小企业,被称为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畅通经济的“毛细血管”,对推动高质量发展进程至关重要。今年以来,随着国家政策持续加码,中小企业的活力和韧性不断凸显。目前,深化改革还该如何发力,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的潜能和活力?来看记者对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单忠德的独家专访。
总台央视记者 王舒畅:今年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多部门启动了“一起益企”中小企业服务行动,刚刚过去的6月,也是中小企业服务月。在这期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推进了哪些方面的工作?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单忠德:我们聚焦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和专精特新发展导向,实现助企惠企“三个精准”。一是精准服务,我们推动建成贯穿国家、省、市、县四级的1700余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机构,全国中小企业服务“一张网”,打通服务中小企业的“末梢堵点”。二是精准帮扶,我们主动靠前为企业送服务、办实事、解难题。例如,联合中国证监会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一月一链”投融资路演活动,推动企业股权融资。三是精准赋能,“百场万企”大中小企业融通对接活动,有效促进了技术成果向中小企业加速转移。今年前5个月,规模以上工业中小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高于大型企业。
总台央视记者 王舒畅:您认为下一步如何充分激发各类经营主体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 单忠德:加快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探索“链式转型”“集群转型”。会同财政部联合开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认定工作,计划3年内支持100座城市、4万家中小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积极推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持续深化改革,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参与重点产业链、高新园区建设。
总台央视记者 王舒畅:未来在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尤其是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方面,还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来源:工信微报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