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中国天津国际直升机博览会于10月16日至19日在天津滨海新区空港经济区航空工业天津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举行。本届直博会的一大新亮点是展区新设占地面积达5000平方米的低空经济馆,集中展示全球最新研发的新型飞行器。
近年来,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快速扩大,低空经济馆这一新看点的背后便是滨海新区“飞”出的低空经济产业新高度。
10月14日,工作人员在天津直博会低空经济馆内布展。 新华社
立足区位优势 优化产业布局
今年9月,天津大学低空经济规划与应用研究院成立。临港控股作为该研究院战略合作单位,将与天津大学在发起成立环渤海低空产业联盟、申报国家级及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建设低空+海洋经济领域联合实验室、设立高层次创新人才联合培养计划、开展低空飞行器起降场和低空产业园区标准化规划设计研究等方面展开合作,共同加速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实际上,自2024年“低空经济元年”以来,临港控股立足区位优势,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完善低空基础设施,临港区域170.3平方公里中型无人机飞行空域使用权获批;提升改造天津港保税区飞行服务中心,自投入运行以来已接待中航直升机研究所(602所)、飞马机器人、蜂巢航宇、天航智远、航大汉来、美团无人机等30余家无人机企业到场试飞测试,目前已完成近3000架次试飞测试任务;新建3600平方米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起降场,引入eVTOL测试取证服务;在打造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方面,按照民航局B类飞行服务站标准搭建天津港保税区飞行服务站,实现飞行计划申请与审批、航空情报服务、气象保障服务、协同管理、飞行器及人员信息管理等功能;探索环渤海海洋特色“低空+”应用场景,在临港岸线落地常态化无人机岸线巡检作业、城市智能化市政管理巡检、锚地物资配送、海上平台物资配送等场景,以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临港控股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及天大科研支撑,打造飞行服务智慧枢纽示范平台,探索构建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一体化联合智慧管理体系,打造覆盖京津冀城市群、辐射环渤海经济圈的低空融合应用示范项目,助力京津冀低空产业高飞。
天津港保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临港区域将重点发展固定翼无人机和新型航空器总装、测试、运营,建立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示范中心,打造智能化、融合化的城市空中交通管理平台,构建完整的低空经济发展生态体系;积极探索“低空+”应用场景,在物流配送、低空旅游、城市通勤、应急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不断拓展应用边界、创造应用场景;探索“无人机+智慧物流”,拓展城市无人机短程快递和配送业务,支持其在事故救援、医疗救护、海洋打捞、警务安防、应急指挥等应急保障领域广泛应用。
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空经济发展
作为中国民用工业无人机领域的头部企业,飞马机器人近年来以天津港保税区为创新基地,持续扩大国际合作“朋友圈”。据飞马机器人COO姚娜介绍,目前企业产品已覆盖全球60余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市场占比超60%。今年6月,企业接待了到访的刚果(布)区域航空合作研修班,将进一步推动中国低空经济模式在非洲的本地化应用。
2025年6月刚果(布)区域航空合作研修班到访飞马机器人。 保税区管委会供图
同为天津港保税区企业,天津鑫隆空港科技有限公司今年下半年成功发布了其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隆眸DE8000”,为我国航空气象设备国产化进程再添新引擎。与此同时,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跑道视程测量关键设备——DET31型大气透射仪也已通过实际测试验证并投入应用,进一步夯实了航空安全基础。天津鑫隆推出的这一系列国产自主设备,不仅提升了航空安全运行效率,也为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精准的气象监测保障。“隆眸DE8000”目前已在国内的多个空管分局试验运行,未来还将在保税区低空经济“出海”战略下进一步开拓国际市场。
位于天津经开区的天津云圣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四维实景模型则在今年取得国内首个登记认证。云圣智能“机器自动建图”能力融合了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基于四维智慧全息操作系统划定巡检范围,平台自动拆分任务生成航线,全自动机场自动为无人机搭载电池和合适的吊舱,工业无人机自主进行数据采集扫描,数据回传后台进行处理自动生成模型,可为城市打造标准化、集成化、精细化的区域管理数字化底座。
“丰富的城市应用场景,为低空经济发展提供了‘第一桶金’。”云圣智能联合创始人朱胜利认为,低空经济产业链未来有望成为下一个十万亿级的产业,将以“低空+人工智能”为核心,继续深化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为全球低空经济发展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形成“研发—制造—应用”低空经济全链条
记者了解到,目前,滨海新区已形成“研发—制造—应用”低空经济全链条。本市抢抓低空经济发展的战略机遇,将制造优势与本地丰富的应用场景相结合,支持组建天津市低空经济产业联盟,培育了云圣智能、一飞智控等一批重点企业。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将发展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出台《天津港保税区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为到2030年建成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集群。
作为我国首批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依托政策创新与产业链优势,已成为京津冀地区低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据统计,保税区已吸引50多家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落户,其中八成以上涉及无人机及低空经济领域。同时,保税区将无人机试验空域从3.5平方公里扩大至39平方公里,为企业技术迭代提供真实试验场景。民营企业的灵活创新机制与保税区的产业政策相结合,催生着越来越多“从0到1”的突破。
据悉,未来,滨海新区将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壮大低空产业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优化低空产业生态,助力更多低空经济领域科创企业走向世界舞台,全力打造京津冀低空经济协同创新示范区和全国低空产业融合发展标杆,让更多的“空中梦想”在渤海之滨振翅翱翔。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