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天津市持续打造亲商安商优质服务环境若干措施》及《天津港保税区“政企同行•有需必应”工作实施方案》要求,近日,由市社保中心主办,保税区社保分中心、政务办、人社局、医保局、税务局、公积金管理中心等部门承办的“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在SM天津滨海城市广场举行。该活动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高频领域及“急难愁盼”问题,通过精准化服务供给、全流程政策保障、闭环式需求响应,将“有需必应、无事不扰”的服务理念转化为具体实践,为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注入政务服务新动能。
构建“立体化服务网络”,筑牢政企同行基础
活动严格对标“市场主体全覆盖”服务要求,整合政务资源,创新服务模式,打造“线上+线下、精准+普惠”的社保服务体系,实现政策服务与企业需求“无缝对接”。
(一)以“网格化+专窗化”实现服务下沉
依托保税区“网格化管理+政务服务工作站”兜底服务机制,在活动现场设立“用工退休专窗”“适老化服务专区”等功能板块,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群众“家门口”。针对企业用工参保、退工备案等高频事项,由社保分中心、人社局、政务办等部门组建“政策服务专班”,提供从就业登记到退休审批的全周期帮办代办服务,现场发放《企业用工服务指南》等政策资料900余份,解决“办事多头跑”问题,切实落实方案中“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要求。
(二)以“数字化+场景化”提升服务效能
深度融合“天津市政企互通服务平台”功能,相关工作人员重点演示“一网通办”平台中企业用工参保“一件事”、职工退休“一件事”集成办理流程,针对“员工流动频繁如何快速办理退工停保”等企业实际问题开展场景化教学。同步开设“线上直播间”,围绕“灵活就业参保”“企业用工风险规避”等主题开展政策解读,实时回应企业咨询200余人次,实现“线下服务+线上答疑”双向联动,构建方案中“多元化诉求反馈渠道”的实践样板。
(三)以“分级分类+动态响应”保障服务精准度
结合方案中“市场主体分级分类服务”要求,对企业实施“靶向服务”:针对战略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企业,提供社保权益测算、退休规划定制化建议70余条;针对中小微企业,开展用工备案、社保卡换发等“一站式”办理,现场办结业务30余件;针对老年群体等特殊群体,设立适老化服务专区,协助完成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等服务,确保“政策红利精准滴灌”。
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优化营商环境
活动紧扣企业发展痛点难点,将“社保服务”与“企业发展赋能”深度融合,通过问题导向、流程再造、政策协同,切实为企业降本增效。
(一)攻坚高频事项堵点,推动服务流程再造
针对企业反映集中的“用工参保流程复杂”“退休审批材料繁琐”等问题,现场演示集成办理流程,明确“用工退休专窗”“退工停保快速通道”等创新举措,帮助企业熟悉政策要求、掌握办理路径,有效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
(二)强化全流程政策协同,助力企业规范管理
依托“行业主管部门主动服务”机制,由社保分中心、人社局、医保局等部门联合开展“政策会诊”,为企业提供从用工登记到退休审批的全链条指导。针对企业提出的员工社保权益维护、退休规划等个性化需求,现场提供风险规避建议,帮助企业建立合规用工体系,累计化解用工风险隐患30余处,切实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三)建立闭环服务机制,提升企业满意度
严格执行“诉求响应—协同承办—跟踪反馈—满意度回访”闭环机制,活动后2个工作日内完成企业回访全覆盖,针对反馈的“政策知晓度不足”“线上操作不熟练”等问题,建立“二次上门辅导”清单,确保问题解决率、企业满意率均达100%。此次活动累计接待企业咨询200余人次,现场解决实际问题50余个,切实将“有需必应”落到实处。
下一步,保税区将持续深化“社保服务进万家”活动,推动服务重心下移、资源下沉,组织骨干力量深入企业、社区、园区开展“用工参保”“退休审批”等主题服务,创新“政策上门+帮办代办”服务模式,优化线上线下办事流程,全力打造覆盖更广、响应更快、体验更优的政务服务生态,为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