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天津港保税区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经党委、管委会研究同意,现将《天津港保税区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
2025年8月27日
(此件主动公开)
天津港保税区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卫生健康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天津市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实施方案》等文件要求及天津市、滨海新区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实现我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现结合区域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时提出的“四个善作善成”的重要指示要求,贯彻新时代党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坚持民生为本,深化产城融合,树立民生福祉新标杆,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区域均衡布局,构建城市网格化医疗服务新体系,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推动保税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深入实施健康优先发展战略,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突出位置,将服务区域发展,保障民生,实现高品质生活作为城市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以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核心,以智慧医疗赋能为支撑,以医防融合发展为主线,构建两家三级医院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基础、民营医疗机构为补充的“2+2+N”三级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打造以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各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为基础、院前急救机构和周边公立医院为支撑的全方位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实现医疗卫生设施均衡布局,加快建设空港医院二期、临港医院,启动建设空港二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6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提升医疗卫生服务和管理能力,强化医学研产协调发展,扩大区域开放水平,奋力谱写健康保税建设新篇章,助力我区经济社会发展高于全国、领跑全市、再上台阶。
二、主要内容
(一)优化医疗卫生资源配置
1.加快推动重点医疗项目建设。强化统筹调度,持续推动空港医院二期、临港医院项目建设,组织相关部门定期召开建设协调会,强化部门协同,压实主体责任。计划空港医院二期2026年6月竣工,2026年11月部分投入运营;临港医院2026年10月竣工,2027年4月部分投入运营。积极对接肿瘤医院,全力支持天津市肿瘤医院三期扩建项目推进。(责任单位:社发局、发改局、财政局、规建局、基建办、空港医院、肿瘤医院)
2.统筹医疗卫生设施规划布局。统筹规划设置2家综合医院(目前已建成综合医院1处暨空港医院,正进行现状扩建,另新建1处综合医院暨临港医院)、1家专科医院(暨肿瘤医院,正进行现状扩建)、3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已建成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临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计划2027年启动建设空港二期社区卫生服务中心)、9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已建成青年公寓社区卫生服务站、福光公寓社区卫生服务站、海港社区卫生服务站,计划2025年建成九如社区卫生服务站、明湾公寓社区卫生服务站,2026年建成空港三期社区卫生服务站、航空物流区社区卫生服务站,2027年建成复地温莎堡社区卫生服务站、联想社区卫生服务站),完善覆盖全区的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实现医疗卫生设施均衡布局。(责任单位:社发局、发改局、财政局、规建局、基建办)
(二)全面深化与总医院的战略合作
3.深化与总医院的合作机制。在前期良好合作的基础上,全面加强与总医院战略合作,推进总医院对空港医院、临港医院项目一体化运营管理,以总医院的管理运行架构为基础,充分利用总医院的优质资源,健全空港医院、临港医院的管理运行机制。实现一体化管理、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加强学科建设,引进高层次人才,推进科研成果产业转化,构建高度融合、相互激励的合作建院新模式。(责任单位:社发局、空港医院、临港医院)
(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4.强龙头,“做优”品牌医院。
空港医院以“国际化、智慧化、协同化”为核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政策创新、学科优化、人才引育、产医融合,打造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聚焦多学科医学中心建设,重点发展急创救治中心、国际诊疗中心、老年康复中心、全科医学中心、妇儿诊疗中心等五大中心。进一步细化专科布局,依托二期国际诊疗中心探索与外资医院的前沿合作,发展特色学科,形成差异化竞争力。(责任单位:社发局、空港医院)
肿瘤医院建设成为高水平的三级甲等专科医院,全力支持天津市肿瘤医院三期扩建项目推进,打造国际化肿瘤精准诊疗中心、国家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科创新基地、自贸区基因与细胞治疗中心,辐射中国北方,放眼国内外。争取成为天津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并力争达到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监测肿瘤专科B级水平。(责任单位:社发局、肿瘤医院)
临港医院力争2027年投入运营,后续发展成三级综合医院,以“综合医疗+特色专科”为核心,满足本区医疗需求,同时服务周边。瞄准康养结合以及其他亟需的经济社会民生服务需求,打造滨海新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医院,建设海上及空中医疗应急救援基地,满足海陆空综合医疗服务需求。(责任单位:社发局、临港医院)
5.打基础,“提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实施医疗卫生强基工程,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和水平。全面推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标准化建设,打造成为滨海新区乃至全市居民身边有特色、有温度的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持续提升基层防病治病、公共卫生服务和健康管理能力,进一步优化运行机制,充实医疗人员队伍,畅通职称晋升通道,增设专业门诊、特色门诊,增加服务内容,延长服务时间,真正发挥基层医疗机构的兜底作用。(责任单位:社发局、湖滨中心、临港中心)
6.抓重点,“巩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成果。按照新区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的整体部署,发挥空港医院的牵头作用,整合全区医疗资源,提升优质医疗资源利用率;将专科医生纳入家庭医生团队,将预防保健融入服务,持续推动“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健全转诊与会诊制度,完善分级诊疗体系,实现信息共享与远程服务。通过“医院-卫生中心-卫生站”的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实现社区、公寓、企业等医疗卫生服务全覆盖,推动生命全周期健康管理,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健康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责任单位:社发局、医疗集团各成员单位)
7.谋特色,“扩大”中医药服务发展。持续完善三级医院中医科、二级中医院、社区卫生中心中医馆等中医服务体系建设,构建以基层为重点的优质高效中医药服务网络。积极融入滨海新区中医医疗集团建设,推动优质中医药资源下沉,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的可及性。大力发挥中医药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愈后防复方面的独特优势,通过开展中医健康讲座、体质辨识、养生指导等活动,提高居民健康意识与自我保健能力。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为中医药传承发展奠定群众基础。(责任单位:社发局、医疗集团各成员单位)
(四)不断提升医疗卫生管理服务能力
8.加强部门行业管理能力。充分发挥部门行业管理作用,合理设置机构,优化人员配备,科学规划卫生设施布局,建立优质高效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和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加强行业管理和考核,推动我区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责任单位:社发局)
9.积极引入第三方机构技术力量。依托市疾控局、新区疾控中心等专业化监督执法机构,不断提升人员队伍监管水平;积极申请专项资金强化执法设备更新;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对于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职业卫生监管领域,适时引入急需的第三方机构协助开展监管工作,补充自有人员不足,适应产业发展需要。(责任单位:社发局)
10.创新监管协管制度。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管员、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专职委员卫生监督协管制度优势,推动生活饮用水、公共场所等“肉眼可识别、凭经验可判断”且风险相对较低的监管事项下沉,并做好培训指导与跟踪反馈。(责任单位:社发局)
(五)强化医学研产协同发展
11.医学研产协同攻关。依托空港医院、肿瘤医院、临港医院,以需求为导向,支持医院申报国家部委相关科研专项,调动区内企业资源优先参与科研攻关,支持科研成果在本地优先转化应用。(责任单位:社发局、科技局、发改局、空港医院、肿瘤医院)
12.产业创新生态赋能。利用自贸区先试先行制度促进新药与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整合区域内生物医药产业链资源,推动医疗机构与上下游医药企业、科研机构等深化合作,构建产业协同创新网络。(责任单位:社发局、自贸局、科技局、发改局)
13.科技成果产业转化。坚持临床研究和医疗救治协同,学科建设和团队培育结合,强化科研攻关在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和重大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支撑作用,推动医学科技前沿领域新技术、新成果向新质生产力转化。(责任单位:社发局、科技局)
(六)抢抓政策优势扩大开放
14.推动医养结合融合发展,打造“一核三区”。一核:整合区域内的医疗、养老、生态等资源,打造北方医疗康养国际示范区。智慧医养研发区(空港一期):依托空港医院、肿瘤医院和科研院所,建设一批高水平的研发平台和创新中心,推动医疗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医养社区示范区(空港二期):依托空港医院、国寿嘉园、湖滨中心等专业机构,延伸医养融合服务。开展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建设,依托九如社区积极申报第二批全国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健康养生特色区(临港区域):依托临港医院和临港区域的自然生态资源,发展健康旅游、康复养生、生态养老等特色健康产业,推动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发展。(责任单位:社发局、自贸局、科技局、发改局、规建局、基建办、医疗集团各成员单位、肿瘤医院)
15.创新保障机制。完善以政府为主导的多元投入保障机制,引进优质市场化品牌,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共建共管共享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慈善公益活动开展,多重保障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服务高端化、特色化、均等化、全覆盖。(责任单位:社发局、财政局)
16.加快“引育”高端专业人才。加强与医疗机构、科研院所的人才合作,打通与医学院校人才联合培养机制,多渠道吸引人才,坚持引育拔尖、补充紧缺、壮大基层,完善医疗人才激励机制,推动2家医院教学教研基地建设,提供人才公寓、人才补贴等配套设施、政策,吸引更多的优秀高端人才投身保税区医疗卫生事业。(责任单位:社发局、组织部、人社局、医疗集团各成员单位、肿瘤医院)
17.扩大对外开放合作。协同自贸局等相关部门支持空港医院和肿瘤医院进一步扩大临床急需药品进口品类和数量,积极打造我国北方临床急需药品临床应用示范区。利用空港医院二期国际诊疗中心建设契机,推动与外资医疗机构的技术合作和国际商业保险一体化结算落地。推动引进外商独资、合资医院,丰富我区医疗机构业态,为群众多元化就医需求提供更多选择,创造更多更优就医条件。(责任单位:社发局、自贸局、科技局、政务办、空港医院、肿瘤医院、临港医院)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保障
强化领导机制,统筹协调卫健、财政、人社等部门,明确责任分工,定期督导落实。强化政策协同,将医疗卫生规划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布局,与产业、人才等政策联动。(责任单位:社发局、财政局、人社局)
(二)加强财政投入
优先安排民生保障资金,加大财政倾斜力度,保障基建、设备采购、信息化建设等专项资金。多元化筹措资金,鼓励社会资本参与,通过PPP模式或慈善捐赠补充资金。(责任单位:发改局、财政局)
(三)加强信息化支撑
推动智慧医疗建设,推进电子病历、远程诊疗、健康大数据平台应用,实现区域内医疗资源共享。强化数据安全,加强医疗信息隐私保护,符合国家网络安全标准。(责任单位:社发局、医疗集团各成员单位、肿瘤医院)
(四)加强监管评估
加强对医疗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和方法,定期对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行动规划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优化政策措施。(责任单位:社发局)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