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精神、谈建议。10月31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身边的国际社会”座谈会在天津市外办举行。外事、科技、卫健、文旅、公安、教育、银行等多个部门与18位外国友人代表共同学习全会精神,共商城市发展计划。

座谈会上,市委党校党史教研部主任张新华就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重要意义和主要内容向外国友人作了介绍。来自伊朗的自由职业设计师阿鲤表示,他对此次活动充满兴趣。“作为一名创业者,我要了解中国国家和城市的规划方向,比如我有一个项目,它必须符合整体规划。从规划中我也能看到未来发展的趋势和机会。而作为一个多年生活在天津的外国人,我常以中国人的角度和家乡朋友聊天,这里就像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自然也会更关注它的未来发展。”
医疗、教育、交通、志愿……全会精神宣介环节结束后,外国友人就在津生活涉及的各个方面逐一发言,介绍生活感受、提出推进天津城市国际化的相关意见建议。
天津外国语大学委内瑞拉籍留学生苏小安在会上谈及外国人在天津的医疗、保险等问题。她表示:“我的家人曾是天津某医院国际门诊的首位病人,我们对服务非常满意。今天我提到身份证和护照使用的情况,只是分享个人经历,并不算是问题。中国的发展不断加速,政策持续完善。作为一名普通外国人,能参与这样的座谈会、表达自己的想法,我感到十分高兴,也会非常关注相关发展动向。”
意大利橄榄油工厂中国区负责人保罗则提到了签证的相关情况。他说:“我来中国已有20年,我一直热爱这个国家。我很关注民生、社会发展等方面,这些年来天津城市环境持续改善,许多基础设施焕然一新,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日益国际化,这些都让我印象深刻。今天座谈会形式非常好,我们彼此间可以很好地进行交流。”
边交流、边解答。会议接近尾声时,针对外国友人提出的普遍性问题,相关部门代表一一作出回应,提出解决方案;个别案例也与相关部门人员进行对接,留待会后进一步处理。
天津市外办主任栾建章表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时期召开的重要会议,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指明了方向。他表示,本次座谈会正是落实全会精神的具体实践,旨在帮助在津国际社会深入理解中国未来发展蓝图,进一步增强其对华合作的信心。同时,结合天津市正在制定的城市国际化专项规划与促进条例,会议广泛听取了外国友人多方面的切身感受与意见建议。下一步,市外办将对会上反映的问题进行全面梳理、分类,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协同解决。未来还将继续举办此类活动,构建常态化的问题解决平台与工作机制。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