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市交通运输委获悉,中秋国庆双节期间,我市交通运输部门统筹推进保通保畅保安全各项工作,全市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4603.2万人次,交通服务保障精准高效,文旅融合特色凸显,全行业实现安全稳定运行。
多维数据彰显出行热度 文旅融合激发交通活力
假期8天,全市跨区域人员流动量达4603.2万人次,日均575.4万人次,同比增长0.9%,其中自驾出行占比超90%,成为主流出行方式。铁路、民航、公路等运输方式协同发力:铁路旅客到发量363.9万人次,日均45.5万人次,同比增长1.5%;民航吞吐量51.3万人次,日均6.4万人次,同比增长0.3%;公路人员流动量4187.4万人次,日均523.4万人次,同比增长0.9%。
高速公路通行保持平稳有序。全市高速公路交通量946.5万辆次,日均118.3万辆次,10月1日单日峰值达136.9万辆次,同比增长11.9%。京沪高速王庆坨特色服务区凭借商旅融合新模式,进场车流量累计12.5万辆次、客流量累计28.1万人次,单日客流量首次突破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成为假期出行新地标。
城市交通与文旅消费深度联动。轨道交通客运量1472.6万人次,日均184.1万人次,其中,津湾广场站、天塔站、鼓楼站等景点周边车站客流日均同比分别增长42%、37%、22%,精准匹配游客出行需求。围绕“海河之夜”灯光秀打造的特色旅游交通产品广受好评,海河游船累计运营1520航次,接待11.8万人次,日均同比分别增长16.6%、6.2%;双层观光巴士发车1625班次,接待游客5.9万人次,日均同比分别增长2%、3%。天津国际邮轮母港迎来“梦想”号邮轮2艘次靠泊,累计上下船6643人,东疆边检站通过“潮汐式通道”“快捷通道”等创新举措,实现旅客高效通关。
多重保障筑牢安全防线 应急处置彰显责任担当
市交通运输委强化顶层统筹调度、细化责任分工,全面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启动重点时段“战时”机制,假期共出动检查人员3675人次,排查整改各类隐患。严格落实“三十条”硬措施,对“两客一危”车辆、水上客船等实施提级管控,从源头防范安全风险。依托12345(12328)热线平台高效处办便民服务工单,为市民提供假期各类交通服务。同时,公路、轨道、道路运输600余人的应急队伍保持热备状态,及时高效处置各类突发事件。
服务升级提升出行体验 筑牢群众出行保障网络
高速公路服务不断优化。全市132个收费站ETC车道24小时全开,重点路段加强路网动态监测,通过多渠道发布路况信息661条。38处服务区布设596个充电桩、25个临时充电枪及1100个应急厕位,40处清障救援点位随时待命,累计实施救援201起。
“三站一场”服务温情暖心。铁路部门增投运力18.5对,设置急客通道并为重点旅客提供“三优先”服务;民航部门加密热门城市航线,优化特殊需求旅客“一对一”服务流程。公共交通接驳更加顺畅,地铁在9月30日、10月8日各延长运营1小时,高峰时段加开临客219列次,81条公交线路动态调整运营方案,共享单车规范投放清运,打通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