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余家企业与投资机构、49个签约项目、140多亿元签约总金额!9月25日,在一连串可喜的成绩之下,2025中国民营企业投融资洽谈会(简称民洽会)在天津圆满落下帷幕。
“新”“实”“融”无疑是这届民洽会的三个关键亮点。从前沿技术项目路演到跨区域合作签约,从精准融资服务到产业链资源整合,民洽会不仅展现了民营经济的创新活力,更通过系统化布局,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突出“新”的主题
“以新提质,共创未来”是这届民洽会的主题。“新”,无疑是这场业界峰会最突出的一个亮点。
一方面,政策层面集中发布《天津市支持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行动方案(2025—2027年)》等文件,明确支持硬科技领域创新,推动新质生产力与民营经济深度融合。
另一方面,企业端也涌现出大量高成长性创新主体。“哪吒企业”,是本届民洽会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个概念。24日上午,长城战略咨询与市发展改革委共同发布了《GEI中国哪吒企业研究报告2025》,细数了国内390家成立不超过3年、A轮融资超1亿元的创新企业,它们具备技术颠覆性强、赛道新颖、场景裂变快等硬核特征的创新企业,因“出生即爆发”的发展态势,被冠以“哪吒企业”的称号。报告指出,超九成哪吒企业布局人工智能、集成电路、清洁能源等前沿科技赛道,呈现出强烈的技术创新属性。
“哪吒是天津人”,而天津又是科技创新的发展高地,长城战略咨询此次在津发布《哪吒企业报告》恰如其分,“科技型民营企业展现出强大的创新动能和发展韧性。”北京市长城企业战略研究所董事长武文生认为,这类企业不仅提供了丰富的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更在未来有望涌现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标杆。
谈及科技创新与新质生产力,拓攻(南京)机器人有限公司创始人张羽表示:“创新是创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他认为,创新是一个长期、艰苦、充满风险的过程,需要持续投入并承受失败的可能,“创新对企业、产业乃至国家都至关重要,我们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除此之外,人工智能企业云深处科技、新能源巨头宁德时代、数字支付企业新大陆科技等企业的前沿实践分享,更是凸显出了民营企业从“模式创新”向“技术创新”的转型趋势。
打造“实”的平台
“这是一场真正懂企业、办实事的大会。”阿童木机器人合伙人、CMO施凤财在民洽会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感叹道。
的确,“实”是本届民洽会成功举办的核心准则之一。见微知著,仅从会场的布置中就能看出主办方想要为企业和机构办实事的巧思。
25日中午,万丽天津宾馆湖景厅中发生了这样一幕。距离下午的优质项目路演正式开始还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现场工作人员正在对会场进行布置调整。此时一位现场负责人走进来进行最后的确认,几番观察思考后,他提出一个想法:能否打破现有桌椅“横平竖直”的摆放方式,改为六人一组的类“圆桌”方式。“这样大家可以一边听一边互换联系方式。为的就是让企业和机构能够更方便地面对面交流,拉近距离。”
像这样的“小圆桌”模式,在本届民洽会的现场随处可见。有些毗邻主会场,以16个行政区划分各自的对接区域;有些则散落在路演区、互动区周围,方便有意向的企业和机构随时随地“落脚”、心无旁骛地“洽谈”。
这样的细节巧思,仅仅是冰山一角。
据悉,本届民洽会从企业实际需求出发,构建了“会前匹配、会中对接、会后跟进”的全链条服务体系,精准破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落地难等痛点。现场设立的融资诊疗专区和综合服务专区,由金融机构、法律机构组成专业团队,为企业提供“一对一”诊断;项目跟踪数据库的建立,联合政府部门持续提供政策、金融后续支持,确保洽谈成果不“悬空”。“1+4+N”系列活动安排(基金之夜、产业链路演、集中签约等)覆盖从项目展示到资本对接的全场景,让企业带着需求来,揣着成果走。
北京小小雄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签约落地,是民洽会“务实”服务的典型成果。“我们和天津开发区接触了半年多,他们的扶持力度、服务态度让我们很认可。”公司运营总监袁艳敏说,实地考察时,开发区内企业对园区服务的正面反馈,彻底打消了他们的顾虑——“这里的后续跟进、事项对接都很到位。”
民洽会的务实服务,不仅帮助小小雄狮敲定了分公司落地事宜,还为其后续发展铺路。天津成熟的食品产业基础(如包材厂、高新技术企业),为企业提供了产业链配套支持;未来,企业还计划与当地生物实验室合作,推动工艺专利转化,让“高品质食品国产化”的目标逐步落地。
提升“融”的质效
九河下梢,万千年间发源于山脉大大小小300条水系在海河融会贯通、奔流入海;五方杂处,六百多年前漕运兴盛、商贾云集,南北文化在天津卫紧密交融;中西合璧,一百年前的小洋楼和旧庭院并立,京剧和交响乐在这里都有最忠实的听众。
从根上讲,没人比天津更懂“融合”。
从参会企业、机构中不难看出,在津举办的民洽会,影响范围已经扩展至京津冀,乃至全国各地。
易知因国际生物科技的跨区域合作,是“融”理念的典型实践。公司虽总部在北京,但基于前期与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良好合作基础,此次选择落地天津,激活闲置实验室资源,打造服务京津冀的癌症筛查网络。“天津区位优势明显,辐射能力强,我们希望以天津为支点,为更多北方地区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检测服务。”张春泉表示,这种跨区域合作不仅盘活了地方闲置资源,更让企业技术服务覆盖更广泛的人群,实现“政企双赢”。
北京小小雄狮在天津的布局,同样看重区域协同带来的发展机遇。“天津食品产业有基础,开发区服务好,而且靠近首都,能共享两地资源。”袁艳敏分析道,分公司落地后,企业可依托天津的生产配套能力降低成本,借助北京的品牌运营与媒体资源提升影响力,形成“研发在北京、生产在天津、市场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此外,天津与周边地区的产业联动,也为企业未来拓展华北市场提供了便利。
带着“拓展天津市场、寻求合作落地”明确目标的安徽国芯新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孙燕如直言:“天津的招商政策好、营商环境优,我们希望能在这里建厂生产,或实现产业链对接。”她在现场坦言,天津是全国重要的两轮车生产基地,70%的两轮车出自这里。这对本身服务于两轮、三轮电动车新材料电池产品的安徽国芯来说有着巨大的市场吸引力。尽管目前尚未达成正式合作,但路演后已有不少工作人员主动添加联系方式,邀请企业实地考察,后续对接正在有序推进中。这种“不走过场、注重实效”的对接模式,让企业切实感受到了民洽会的服务温度。
区域协同之外,还有产业融合。大会专设第九届京津冀民营经济产业对接交流会,组织企业赴河西区、滨海新区实地考察,强化区域产业链协同;聚焦天津12条重点产业链,开展生物医药、低空经济等专场路演,推动五大金融AIC(金融资产投资公司)与优质项目精准匹配。全国31个省级发改系统代表的参与,更打破了地域壁垒,形成“央企 + 民企 + 金融”的生态网络,让资源在更大范围内流动、整合。
数据显示,大会期间面向参会企业已征集融资需求项目330个,面向金融机构及投资机构已征集投资意向165项,组织签约项目49个,签约总额140多亿元。
从“独奏”到“协奏”,民洽会的平台升级逻辑
2025年天津民洽会已不再是单纯的投融资洽谈会,而是升级为集政策落地、资本对接、区域协同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以“新”为核,它引导民营企业聚焦硬科技、拥抱新质生产力,让创新成为发展的核心引擎;以“实”为基,它构建全流程服务闭环,精准解决企业融资、落地难题,让服务真正触达企业需求;以“融”为径,它打破地域与产业壁垒,推动资源跨区域、跨领域整合,为企业拓展发展新空间。
未来,随着“技术有转化、风险有分担、创新有回报”生态的不断完善,民洽会将持续激活民营经济新动能,推动民营企业从“独奏” 走向“协奏”,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稳步前行。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