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1日,中共天津港保税区第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2023年工作会议在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召开。会议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总结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任务,动员全区上下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和斗争精神,守正创新、团结奋斗,奋力谱写现代化保税建设新华章。
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主会场设在空港经济区文化中心,空港投资服务中心、临港商务大厦设分会场。天津港保税区党委委员,天保控股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出席会议,保税区党委、管委会各部门正、副职,天保控股公司中层正、副职,临港控股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及中层,海关、税务、海事、消防、医保、社险、法庭、检察室、派出所、交警等驻区机构主要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洪世聪出席会议并讲话;保税区党委副书记毕光庆主持会议并总结保税区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工作要点;保税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寇晓霜部署2023年招商引资工作;保税区党委常委、管委会副主任徐占伟部署2023年经济发展工作;会上审议通过《中共天津港保税区第一届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决议(草案)》。

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天津港保税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创新发展全面起势,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基础支撑更加坚实,改革开放纵深推进,民生福祉持续增进,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定向好、稳中提质的良好态势。全年规上工业产值增长5.8%,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9%,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6.4%,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长20%,天津港保税区有力有效巩固了“百千万”亿大盘规模。
综合实力更加稳固 科创能力更加殷实
2022年,天津港保税区围绕天津“一基地三区”定位,在非首都功能疏解、科技协同创新、产业协同布局三方面齐齐发力,全年引进京冀项目462个,聚集了合成生物学海河实验室等央企设立的研发中心、专业机构20个、科研院所5个,京津冀燃料电池示范城市工作走深走实。同时,保税区第二产业底盘不断夯实,第三产业结构也得到优化,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4.8%。民用航空产业产值占全市90%以上。氢能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氢气年产能达1600吨。培育百亿级贸易企业15家。金融服务业发展迅猛,引入创新金融项目60个。
天津港保税区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2022年保税区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全年新认定国高企109家,雏鹰、瞪羚、领军(培育)企业共481家。“专精特新”梯度培育企业新增47家。创新生态持续优化,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龙头带动作用凸显,已在淀粉人工合成、DNA合成、基因编辑等底层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国家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到14家,在全市各区域继续排名第一。同时,创新能力不断提升,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取得突破,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获天津市专利奖14项,天津市科技奖19项。
招商成果更加丰硕 项目建设更加快速
抓项目就是抓发展,谋项目就是谋未来。围绕“4+2+3”产业体系,保税区全年共引进重点实体项目117个,总投资459.3亿元。其中,投资额50亿元以上项目2个,10亿元以上项目12个。引进中海油能源发展海工装备智能化生产基地、联想集团天津总部园区项目、纳通骨科产业化基地等重点项目。同时,外资实体项目招商成果丰硕,美国博格华纳新能源电机及电驱动总成生产基地、全球高空作业设备龙头企业加拿大斯凯杰科高空作业平台亚太区总部等重点实体项目实现当年落户、当年开工。18个重大外资项目顺利落地,包括全球汽车行业百强企业卢森堡埃驰汽车内饰生产基地、霍尼韦尔过程控制部中国运营中心和创新研发中心、德国DHL邮政集团北方运营中心、法国赛峰集团飞机发动机短舱集成中心等一批世界500强企业项目,为“制造强区”战略作出重要支撑。
大好项目有力支撑的同时,项目建设也强力推进。保税区全年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60个,续建项目89个,竣工项目53个。普林电路、中策橡胶、斯凯杰科亚太制造基地等一批重点制造业项目按期开工。霍尼韦尔、新松工业机器人、海河乳品等一批重点制造业项目如期竣工,联想创新产业园实现部分投产。海港城市更新、渤化国际轮胎盘活项目入选国家发改委“盘活存量资产扩大有效投资”典型案例。深入推进空港区域地铁站点及沿线规划研究,推动Z2线开工建设。加速推进临港综合保税区、通航产业基地等一批重点项目的规划建设。
发展动能更加充沛 营商环境更加优化
天津港保税区纵深推进改革开放,2022年顺利完成新一轮法定机构改革,国企改革也走深走实。自贸建设再结硕果,首创离岸贸易“天津模式”,成为国内第三种支持离岸贸易发展的方案。发布《进一步支持航空保税维修及再制造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帮助宜捷海特和华彬航空获批开展航空保税维修业务。完成天津首单文化艺术品保税展示交易。平行进口汽车规模继续保持全国领先,跨境电商进口总单量1175万单。天津港综保区成立二手车出口服务中心,二手车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大通关基地进境肉类和植物种苗场地获得批复,五个海关指定监管场地全部具备运营条件。与自贸区另外两个片区签署《支持天津航空航天产业补链强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成为我国首个自贸区片区间围绕特定产业链战略合作案例。
营商环境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天津港保税区创新“证照联办”审批模式,扩面至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10个审批事项,实现企业“准入”和“准营”无缝对接。优化商事登记服务模式,推出“智慧秒批”2.0版。保税区还加速产城融合布局,进一步增强民生福祉,推动空港医院二期、临港医院、空港四幼、东七道学校等民生工程建设,医疗教育资源不断充实。区域交通路网不断完善,居民出行更加便捷。此外,保税区生态文明建设成绩突出,成功获评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荣誉称号。
2023年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也是保税区全面建设宜业宜居现代化生态活力新城的奋进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总体思路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市委市政府和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全面聚焦高质量发展,坚持产业项目为王、改革开放为先、创新驱动为要、营商环境为本,以“三大攻坚战”为抓手,加强“三个专班”统筹调度,做到两个“更好统筹”,全力拼经济、拼项目、拼税源,真抓实干、勇挑大梁,奋力谱写新时代保税区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奋斗成就伟业,梦想凝聚力量。新年新起点,踏上新征程,天津港保税区要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和新区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拼劲、持之以恒的韧劲、勇争第一的闯劲,乘势而上、顽强拼搏、奋楫争先,续写现代化保税建设新华章。
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