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空气稀薄、环境严苛的青藏高原腹地,每一次飞行都是对实力的极致考验。日前,天津港保税区低空经济领域传来捷报——区内企业飞马机器人智能航测/遥感/巡察/应急指挥/物流运输系统V1在青藏高原圆满完成中型垂直起降无人机系统高原飞行验证,在高海拔、低温、强风等复杂自然环境下稳定飞行,飞行高度首次突破6000米海拔,充分验证了V1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次测试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空气含氧量不足平原的50%,昼夜温差超25℃,瞬时风速高达12m/s,环境极为极端。如此严苛的条件,对无人机的动力、温控、飞控及能源系统构成了极大挑战。在为期15天的测试中,V1累计完成数十架次飞行,全面覆盖旋翼动力系统稳定性、固定翼高原性能及综合环境适应性三大核心指标,共计完成22项关键测试项目。
此次测试成功验证了飞马V1无人机在强风、低温、低氧等极端条件下的可靠性和稳定飞行能力。无论是其旋翼动力系统稳定性与固定翼高原性能,还是在多变气流和大幅温差中依然保持的精准操控与稳定任务执行力,均表明V1已具备成熟的高原作业能力和多任务场景下的综合性能。
在最具挑战的极限升限测试中,V1于青海某测试场自主起飞,持续爬升并成功突破6000米海拔高度,最终稳定巡航于绝对海拔6011米的高空。在此高度,环境气压低至48.6kPa,气温仅0.3℃,已接近平流层条件。即便如此,V1全程保持稳定工况,爬升阶段油耗控制在5.92L/h的高效水平,充分体现了其强大的高空动力储备与卓越的环境适应能力。
此次高原测试的圆满成功,是V1工业化设计与可靠品质的硬核体现。从青海湖畔起飞,至雪域之巅巡航,V1成功突破6000米海拔极限,其卓越性能在高海拔遥感测绘、应急通信中继、高原物资投送等关键领域得到充分验证,彰显了国产高端无人机征服“世界屋脊”严苛环境的强大实力。测试所积累的海量飞行数据与环境参数,为V1在高原复杂环境下实现稳定、可靠、高效作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未来,飞马机器人将持续发挥V1“大载重、长航时、高可靠”等核心优势,深度赋能应急保障、生态监测、资源勘探等低空领域全场景需求,为构筑安全与发展防线提供坚实的空中力量支撑。
与此同时,飞马机器人将不断突破技术壁垒,创新研发更多高性能无人机产品及解决方案,提升低空作业的精度与效率,拓宽应用场景,从而在航测、遥感、安防、应急救灾及低空物流等多领域,全方位赋能低空经济的高质量与多元化发展。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