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台旧磁共振设备即将跨越重洋,在天津自贸试验区完成维修再启程时,这个看似寻常的商业场景背后,藏着天津海关助力通用电气医疗系统(天津)有限公司的一次关键突破——京津冀首批医疗器械保税维修试点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旧医疗设备属于国家禁止进口类目录,因此开展保税维修需跨多部门审批。面对这一难题,天津保税区海关空港经济区业务科科长吴勋介绍说:“保税区海关联合市商务局、保税区自贸局、保税区生态环境局等单位,通过走访梳理流程,助力企业取得资质,同时出台《天津海关关于通用电气医疗系统(天津)有限公司保税维修业务的监管方案》。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实施指派专人就‘保税+ERP’系统对接问题进行一对一指导及对企业进行AEO企业信用培育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业务拓展打开新空间。”
通用电气医疗系统(天津)有限公司2014年落地天津,11年间产能增长17倍,占全市医疗器械出口份额的50%,全球每两台磁共振设备中就有一台产自其天津基地。去年3月,企业将东半球总部落户天津,计划打造亚太地区保税维修中心。“申请保税维修资质过程中,天津海关的指导让我们倍感温暖。有了保税维修业务的开展和管理效率的提升,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约1200万元人民币。”企业关务负责人杨静说。
如今,通用电气医疗系统(天津)有限公司的保税维修业务正在积极筹备、稳步推进,预计9月中旬启动。从审批壁垒的打破到监管模式的创新,试点工作的成功,不仅为企业发展打开了新空间,更彰显了天津自贸试验区以制度创新激发市场活力的担当,为京津冀乃至全国医疗器械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天津经验”。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