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4
6301
科技金融服务——创新融资模式助力卫星上天
发布日期:
2025-07-09
来源:保税区党建工作部
3月21日,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谷神星一号(遥十七)运载火箭成功将6颗气象空间遥感卫星发射升空、送入预定轨道。6颗卫星均来自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一家专业从事气象探测载荷研发、数据反演和气象应用服务的民营商业航天企业。
2024年12月,云遥宇航研发的“云遥一号”系列卫星进入中国气象局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并实现业务运行。根据规划,云遥宇航要发射90颗自主研发的气象卫星,组建全球商业气象监测星座,形成高分辨率、高精度、全尺度的大气层、电离层探测系统,服务农业生产、交通航海等多元场景下的气象预报及灾害短临预警。
“气象卫星研发,周期长、成本高。”云遥宇航董事长李峰辉说,虽然科研人员对各系统进行了精细化设计和优化,将单颗卫星重量控制在15千克左右,但单颗发射费用仍在数百万元量级。此外,航天项目从地面研发到发射准备,往往需要一年甚至两三年的时间,其间还会遇到各种不确定性。因而,吸引到足够资金支持,成为商业卫星发展的必答题。
2015年,《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25年)》出台,提出鼓励社会资本步入航天领域。为支撑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推出“新兴产业赋能贷”产品,将商业航天列为重点支持行业。
“作为初创期科技型企业,云遥宇航资产轻、无抵押物,其所处的航天行业,能看懂的人员少,敢贷愿贷的银行更少。”中国农业银行天津天开高教科创园支行行长余帅峰介绍,“基于对创业团队和企业发展的长期跟踪,了解融资需求后,我们第一时间组织对接,一个多月便完成了名单准入、授信审批、贷款投放等流程,核定3000万元授信额度,为企业研发保驾护航。”
天津港保税区云遥宇航展厅内,超大显示屏上“跳跃”着卫星实时数据。数据背后,是一颗颗翱翔天际的卫星正逐步构建起“云遥气象星座”。“目前,‘云遥气象星座’卫星已成功发射46颗,‘云遥一号’系列卫星掩星数据产能居国内前列。研发融资后顾之忧解决后,我们底气更足,将专注研发,努力为社会提供精准、高效的气象数据服务。”李峰辉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
返回顶部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oldcontentid=&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admin&Check_CheckDate=2025/7/9 8:25:41&Check_Reasons=
/contents/6302/374300.html
举报电话:022-84906623
举报邮箱:tjftz@adm.tjftz.gov.cn
举报受理时间:9:00-11:30 14:30-17:3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