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科技创新驱动国产替代,以新质生产力赋能低空经济发展。近日,天津鑫隆空港科技有限公司在天津港保税区成功发布自主研发的新一代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隆眸 DE8000”,为推动我国航空气象设备国产化进程再添新引擎。与此同时,该公司自主研发的跑道视程测量关键设备——DET31型大气透射仪,也已通过实际测试验证并投入应用,进一步夯实了航空安全的基础能力。

跑道视程是决定机场是否开放的重要气象指标。长期以来,国内机场的跑道视程测量设备主要依赖进口的大气透射仪和前向散射仪,其中,大气透射仪凭借更高的精度和稳定性,被视为能见度测量的“金标准”。天津鑫隆自主研发的DET31型大气透射仪突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显著提高了设备国产化程度,为机场提供了更加可靠、经济和高效的本土化解决方案。
此前,航空自动气象观测系统领域的软件平台及关键传感器长期由国外企业垄断,存在成本高昂、维护困难等问题。天津鑫隆通过5年自主攻关,隆眸DE8000实现了航空气象数据的高稳定性、高兼容性和智能化预警,显著降低了设备升级成本,并有效保障了气象数据的安全与可靠。
天津鑫隆推出的这一系列国产自主设备,不仅提升了航空安全运行效率,也为无人机物流、城市空中交通等新兴产业提供精准的气象监测保障。隆眸DE8000系统目前已在国内多个空管分局试验运行,未来还将随保税区低空经济“出海”战略,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
政策与产业双轮驱动,打造低空经济创新生态。近年来,天津港保税区将低空经济作为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方向,先后出台《天津港保税区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目标到2030年建成全国领先的低空经济集群,而以鑫隆为代表的科技型企业正成为技术攻坚的中坚力量。
如今,天津港保税区已形成“研发-制造-应用”的低空经济全链条,如航大雄英的直升机维修技术、映卓航空的工业级无人机研发等,与鑫隆的气象观测系统形成互补,同时,保税区将无人机试验空域从3.5平方公里扩至39平方公里,为企业技术迭代提供了真实场景。民营企业的灵活创新机制与保税区的产业政策结合,催生了越来越多“从0到1”的突破。
未来,天津港保税区将进一步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壮大低空产业规模,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拓展低空应用场景,优化低空产业生态,助力更多像天津鑫隆这样的民营科创企业走向世界舞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