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天津滨海农商银行聚焦实体实需,努力探索“稳中提质、稳中谋进”的高质量发展路径,加强对国家重大战略、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全力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交出了一份韧性十足的成绩单。
质量效益再提升
2024年,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准确把握“盘活存量、培育增量、提升质量”核心要义,按照更加精益、准确、细致、务实的要求,持续改进内部管理;聚焦资产负债管理,高频动态监测资产负债总量和结构变化,实现主要经营指标在兼顾质量的同时呈现较大幅度增长。
在资产端、负债端和管理端,实现增收、降本、提质协调联动。2024年,营业收入39.83亿元,同比增长19.24%;净利润6.10亿元,同比增长9.98%。截至2024年末,资产总额2875.4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57.22亿元,增长9.82%。
从存贷款数据看,2024年末各项贷款余额1706.07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85.63亿元,增长20.11%,全力服务天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各项存款余额2286.4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224.02亿元,增长10.86%。
截至2025年3月末,资产总额突破3000亿元,比上年末增加124.76亿元;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3.46%,净利润同比增长9.85%。
金融“五篇大文章”成果凸显
在科技金融方面,持续优化“科创贷”等投贷联动产品,赋能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截至2024年末,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35.04%。
在绿色金融方面,精准赋能乡村旅游,助力津南区落地首笔“农文旅”担保项目,荣获“2024农商行ESG综合表现TOP20榜单”“2024银行业ESG典范案例”等奖项。截至2024年末,绿色贷款余额75.67亿元,较上年末增加52.53亿元,增长227.01%。
在普惠金融方面,积极发挥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作用,单列普惠小微、普惠涉农信贷计划,推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落实落细。2024年,累计向“推荐清单”企业投放贷款7.62亿元,新发放普惠小微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较上年下降34个BP。截至2024年末,普惠小微贷款余额67.7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4.41亿元,增速27.02%;普惠涉农贷款余额21.57亿元,比上年末增长4.48亿元,增速26.23%。
在养老金融方面,牵头成立天津市养老服务与保障学会养老金融专业委员会,开展养老金融发展模式和业务路径研究,制定养老金融领域授信支持政策,丰富养老个人金融产品供给等;同时建立适老化服务示范支行,以点带面持续健全厅堂“适老化”基础设施建设等。
在数字金融方面,以科技研发、数据管理为基础,以数字产品、数字风控、数字渠道运营为核心,全方位提升“高质量支撑业务开展、高效能支持业务创新、高标准支撑管理决策”的能力,推动新一代分布式架构的核心业务系统和“金融私有云”IT架构建设。
此外,天津滨海农商银行积极践行轻工业产业链和新能源产业链主办行责任,2024年累计为27个产业链及上下游客户投放贷款8.19亿元,累计为制造业企业投放贷款64.34亿元,较上年增长21.52%。
在航运金融上,持续完善产品体系、广泛搭建渠道,发挥线上化贸易金融服务平台优势,做好跨境结算服务支持,进一步满足外贸企业、航运企业和重点适港企业结算融资服务需求。
服务乡村振兴主力军
2024年以来,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坚守支农支小定位,着力提升“三农”金融服务质效,持续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和农村金融服务的资源倾斜。截至2024年末,涉农贷款余额117.30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4亿元;涉农中长期贷款余额61.83亿元,比上年末增长8.18亿元。
满足“强粮保供”需求,围绕春耕备耕、秋收冬藏、加工流通等全产业链主动对接企业融资需求,强化涉农企业信贷支持,支持食品集团、津南小站稻等一批涉粮企业和产业链农户发展。
深度助力产业兴农,围绕小站稻、蔬菜、水产等农业产业链,加大对特色农业产业调查走访力度,围绕“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做好“土特产”金融服务。截至2024年末,累计为知名农产品相关企业投放贷款3.29亿元,为127个村完成整村授信。
支持农文旅融合发展,推广农家院“乡村旅游贷”特色产品,2024年累计发放乡村旅游贷6250万元,累计为6个乡村旅游相关项目发放贷款1.40亿元。
天津滨海农商银行将持续提升金融服务质效,在高质量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中展现新作为,依托全行涉农营业网点占比超80%的渠道优势,着力提升涉农金融服务的专业化水平和渠道覆盖能力,以网格化服务体系打通农村金融供给“最后一公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