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3日,《天津日报》调研专版刊登了天津港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尹晓峰的署名文章《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跑出天津“加速度”》,天津港保税区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点定位,以“制度创新+场景开放”双轮驱动,依托区位优势及产业基础,全力打造京津冀低空经济协同创新示范区和全国低空产业融合发展标杆,让更多“空中梦想”在渤海之滨振翅翱翔。

2024年3月,“低空经济”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千米以下的低空空域,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热度与关注。天津港保税区立足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支点定位,以“制度创新+场景开放”双轮驱动,率先发布推进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依托海空两港资源禀赋与产业基础优势,集聚了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天津直升机、飞马机器人、松正航空电机、云翼智能等70余家直升机和无人机新型航空器产业链企业,正在低空经济新赛道上全力跑出天津“加速度”。
以科技创新带动行业突破
依托已经形成的“航空制造、航空维修、航空服务、航空物流”的产业基础,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发展,依托优势发展新质生产力”,支持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天津研发中心等研发机构、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发展,建设一批民用直升机、无人机、新型航空器的研发创新中心、实验室,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型号研发基地、高端人才基地、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努力突破新型航空器核心关键技术,推动新技术在低空经济中的成果转化和应用,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以市场引领扩大产业规模
围绕整机制造、维修改装、核心部件配套、低空服务业等全产业链环节,引进国内外整机制造企业设立直升机、无人机、新型航空器研发制造项目,鼓励企业设立新能源航空器生产制造基地,支持航空工业民用直升机产业化基地发展,推动直升机相关机型量产,支持航空工业在津拓展无人直升机、新能源旋翼航空器总装生产,增强航空器维修能力,提升产业链本地化配套,形成优势供应商聚集、核心系统本地化配套的产业体系,发展低空经济服务业。
以特色发展优化产业链条
加快建立低空经济基础设施运营平台,构建数字化低空运行环境,推动实现设施网、空联网、航路网、服务网的“四网合一”。打造低空经济产业园区。空港区域利用航空工业民用直升机产业基地等优势资源,打造低空经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重点发展直升机和旋翼无人机的研发、总装和测试等环节。临港区域重点发展固定翼无人机和新型航空器的总装、测试、运营等环节,建立低空经济应用场景示范中心,打造智能化、融合化城市空中交通管理平台,构建完整的低空经济发展生态体系。积极探索“低空+”应用场景,在物流配送、低空旅游、城市通勤、应急保障、医疗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应用边界、创造应用场景。探索“无人机+智慧物流”,拓展城市无人机短程快递和配送,支持在事故救援、医疗救护、海洋打捞、警务安防、应急指挥等应急保障领域广泛使用,以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以布局统筹构建生态网络
持续优化低空产业生态,不断扩大低空试飞空域,建立健全军民航协同联动的空域管理调度运行机制,充分利用低空空域资源,合理划设航路航线,保障低空飞行有序安全。推动适航审定创新,与民航适航审定部门建立协同机制,研究建立低空航空器适航审定中心,争取新政策、新标准先行先试。推动跨区域联动发展,加强与京津冀及其他区域在低空经济发展中的联动作用,共同谋划和建设统一标准的基础设施,共同完善和拓展更大范围的应用场景,形成“北京技术输出+保税区技术验证、服务应用以及产业化”的协同发展模式。
当前,低空经济与城市智慧化发展的深度融合正在重塑未来空域价值。保税区将紧紧抓住低空经济纳入国家战略机遇,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商业转化的全生命周期生态体系,全力打造京津冀低空经济协同创新示范区和全国低空产业融合发展标杆,让更多“空中梦想”在渤海之滨振翅翱翔。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