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五一”假期,天津港保税区文教局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以文化人、以文惠民、以文润城、以文兴业”重要要求,立足区域特色文旅资源,持续深化“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理念,切实提升文旅产品供给能力,丰富消费业态和场景,全面激活假日文旅市场活力。
业态创新驱动消费升级,场景赋能实现倍增效应。保税区秉持“年轻力+场景力”驱动消费升级理念,围绕年轻群体消费偏好精准发力,在三大商业载体打造差异化文旅消费新场景。SM 滨海城市广场深耕Z世代客群,借势二次元经济热潮,推出“漫游冲次”主题活动,组织专业COSER巡游,打造超次元春趣跑;王府井奥莱•新燕莎小镇聚焦家庭客群,推出原创IP“桃小圣”沉浸式巡游体验活动,美人蛇反差萌表演吸引众多游客互动,“万物循环计划”引导可持续消费方式;天津复悦里则锁定都市白领,培育“音乐+市集+生活方式”的多元融合消费新场景,联动12家商户举办露营草坪音乐会,将民谣与流行乐演出巧妙结合,打造浪漫生活场景。据统计,“五一”假期,保税区三大商业体客流量达73.67万人次,同比增长49.67%;销售额突破6000万元,同比增长21.1%,创历史同期新高,充分彰显文旅商融合发展成效,为区域消费市场注入强劲动力。



文化焕新与科技赋能双擎并驱,构筑文旅多元场景。空港文化中心深挖内部动能,打通外部渠道,积极构建新国潮、茶文化、航天科普“三位一体”文旅融合场景。新国潮以创新演绎焕活经典传承,《一生所爱•新国风经典名曲演奏会》通过古筝与电音跨界融合,以《沧海一声笑》等12首武侠金曲打造沉浸式3D声光剧场,现场掌声雷动、好评如潮;茶文化主题展诠释千年茶韵,“茶:境界”系统梳理中华茶道脉络,集中呈现唐宋至明清复刻茶器60件、典籍50部;航天科普板块则以“展教融合”深化实践,通过构建“海上生明月,九天揽星河”立体科普矩阵,点燃青少年航天探索热情。三大主题场景协同发力,推动空港文化中心“五一”期间接待游客2.7万人次,同比增长28.6%,实现文化价值与流量增长的双向赋能。


海韵湿地邂逅生态岸线,双IP激活“微度假”新场景。“五一”期间,天津临港湿地公园与生态岸线积极响应文旅融合发展号召,以“向海乐活”为主题,推出滨海文旅“微度假”体验。游客日间漫步海岸线、海滩踏浪、乘观光小火车赏海景,夜晚邂逅“蓝眼泪”奇观;临港湿地公园则以生态互动为核心,推出湿地露营、湖畔骑行、生态烧烤等项目,并提供烧烤台租赁、脚踏车租赁服务,为亲子家庭打造全龄友好的惬意度假场景。5天累计接待游客5.01万人次,其中生态岸线接待游客3.08万人次,同比增长37.86%。双IP联合实现商业收入3.71万元,生动诠释了“海韵+绿意”生态文旅的蓬勃活力。


全域全程服务保障,筑牢筑实安全防线。节前全面检查网吧、KTV、影剧院、剧本娱乐场所等,重点排查文娱场所安全设施、疏散通道及消防设备,实现隐患动态清零与闭环管理。节中执行领导干部带班与24小时值班制度,紧盯文娱风险,加强场所巡检,做到自查、联合检查、现场督查三查联动。同时,每日召开文旅工作复盘会议,强化梳理排摸、工作提示,护航文旅市场安全稳定。“五一”期间,出动检查人员13人次,检查文娱场所26家次,发现安全隐患并限期整改2处,切实筑牢安全屏障,确保市民游客度过一个安全、欢乐、祥和的“五一”假期。


从商业综合体的次元破壁到公共文化空间的古今对话,从湿地公园的生态诗篇到海岸线的光影交响……“五一”假期创造的81.38万人次与超6000万元销售额,不仅印证了“场景即流量、体验即价值”的消费升级逻辑,更展现了保税区“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经济活力。未来,保税区文教局将持续深化“年轻力+场景力”双核驱动战略,通过业态跨界融合与数字技术赋能,培育更多元、更富创意的文旅消费新生态,进一步推进保税区文旅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打造中国式现代化“滨城”样板贡献保税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