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与德国汉特曼集团在空港投资服务中心签署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生产线项目投资合作协议。根据协议,汉特曼集团将投资1.4亿元,在津建设新能源汽车电池包壳体及发动机下缸体铸造件生产线。这是继2018年追加投资1.5亿元后,汉特曼集团再次追投。
天津港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洪世聪,管委会副主任寇晓霜,汉特曼集团总裁马库斯·汉特曼,汉特曼集团轻金属铸造板块总经理德克·塞克勒,汉特曼轻金属铸造(天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刚等双方领导出席了签约仪式。
据了解,该项目预计今年下半年进行设备安装,2024年初投产,2025年实现量产。项目建成后,汉特曼轻金属铸造(天津)有限公司(下称汉特曼天津公司)将为奥迪、保时捷品牌的最新新能源纯电车型生产关键零部件,并为北京奔驰、宁波戴姆勒-吉利公司生产发动机下缸体铸造件。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汉特曼天津公司积极应对市场变化,从汽车变速箱壳体铸造向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生产转型。“此次新项目签约将作为公司战略转型的起点,汉特曼将增加机加工产线,并为新能源汽车提供解决方案。”汉特曼天津公司总经理袁刚表示,现在公司从单纯压铸工艺转变为囊括机加工以及后续组装工序,打通整个产业链,“在德国总部的大力支持和推动下,相关新能源汽车项目正在推进中。按照公司目前规划,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项目收入占公司总收入不低于70%。”

图片由汉特曼轻金属铸造(天津)有限公司提供
汉特曼集团是一家全球加工行业的技术公司,主要致力于汽车、供热和电力领域的轻金属铸造行业。今年是其成立15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时间点,此次成功签约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标志着汉特曼集团在津投资版图再次扩大。“非常感谢保税区管委会对公司发展的支持,这证明我们十年前第一次投资是正确的决定,以后也会继续深化合作。”汉特曼集团总裁马库斯·汉特曼表示。
汉特曼集团于2013年7月在保税区投资6亿元成立其在华第一家工厂——汉特曼轻金属铸造(天津)有限公司,主营汽车变速箱壳体铸造。2018年,汉特曼集团追加投资1.5亿元,设立二期项目引入新生产线。此次是汉特曼集团第二次追加投资,持续深耕中国市场,扩大规模,累计投资近9亿元。

图片由汉特曼轻金属铸造(天津)有限公司提供
作为典型的外向型区域,天津港保税区始终都是外商投资高地,目前已汇聚外资企业1746家,其中136家世界500强企业在保税区投资设立企业422家。毫无疑问,外资企业已经成为推进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一直以来,保税区持续关注区内包括汉特曼集团在内的外资企业的发展,优化产业扶持政策,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打造国际标准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区域发展战略性支柱产业以及先进制造业。
未来,天津港保税区将继续立足天津市全国先进制造研发基地的定位,在“制造业立市”、“制造强区”战略下,围绕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着力构建以智能科技产业为引领,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为重点,装备制造、汽车、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为支撑的“4+2+3”现代工业产业体系,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集群,为天津市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先行区、“一基地三区”核心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国内大循环北方枢纽和国内国际双循环重要战略支点贡献保税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