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谋未来推动天津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经贸投资对接会侧记
春暖花开的三月,天津港保税区空港景观湖畔,迎来了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经贸投资对接会。
“政府举办这样的企业对接会非常好,我刚与参会的意大利企业交流,发现我们有很多合作机会。”汽车行业的业内人士在3月28日下午举办的津意企业交流活动的平行论坛上说。
津意企业交流活动是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经贸投资对接会主要活动之一。在活动现场,来自中意双方约60余家企业积极参与,与会者讨论热烈,时而眉头紧蹙,时而会心一笑。
记者从对接会上了解到,天津港保税区一直是天津经济发展的引擎和外商投资集聚地。自2019年天津意大利中小企业产业园落户天津港保税区以来,保税区引进了9个意资项目,区内意资企业总数已达30家,意企聚集效应显现。未来天津港保税区将重点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打造对意合作“新高地、新平台、新通道、新引擎”。
“今天上午中国意大利商会在保税区设立的天津办公室正式挂牌开业,我们的合作交流又有了新进展。”天津市政协副主席尚斌义表示,此次对接会将为促进意大利中小企业与天津的经贸投资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意大利驻华使馆一等参赞孟德乐先生盛赞此次对接会, “这一盛会将促进两国中小企业交流,发展新关系。意大利中小企业在天津生根,它们具有创新意识和技术,融入当地制造业供应链体系,为经济发展做贡献。”
据了解,在意大利,中小企业占九成以上,提供了80%的就业。意大利对外贸易委员会北京办事处驻华首席代表张保龙·布鲁诺先生告诉记者,意大利中小企业在高科技、机器人、航空等不同行业发光,关注创新、品质、专业,具有工匠精神,这成就了意大利制造业。“意大利中小企业和中国企业加强合作,与中国企业一起获得全球经济发展的收益。”
在天津市制造业立市的战略背景下,天津港保税区将积极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大格局,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保税区的空港、海港片区均属于中国(天津)自由贸易试验区,相比普通经济开发区拥有更为开放和便利的贸易投资条件。外国企业在自贸试验区内投资可享受更好的市场准入条件。同时,企业还可在指定银行开设自由贸易账户,利用此账户与国外客户、供应商、母公司进行更加便利的跨境资金往来和跨境投融资,规避汇率风险。自贸区内的货物进出口通关流程简便高效,节约企业的时间与资金成本。
“为便利在津外资企业在亚太乃至全球开展离岸贸易,我们出台了新的离岸贸易便利化措施,解决了原有资金跨境结算效率低下问题,创造了离岸贸易‘天津模式’。”天津港保税区党委常委赵学森表示,“对于有融资需求的企业,我们可以协调相关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担保、风险投资、贸易金融、供应链金融、设备融资租赁等服务。”
除了积极的产业扶持政策,保税区还将提供高效的政府服务。保税区致力于打造国际标准营商环境,为意企业提供标准化、智能化和便利化的政府服务,以及公平透明的竞争环境。
“保税区的产业扶持政策想企业所想,能为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对接会结束后,参会的一家意大利企业负责人竖起了大拇指,他告诉记者,“参加对接会收获很多,发现了很多发展和合作机会,会后将继续保持沟通,希望能推动合作落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党建工作部是保税区政务网站(www.tjftz.gov.cn)主管部门,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务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