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7日至19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成功召开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二阶段会议。以天津港保税区临港生态湿地公园为主题拍摄的《渤海湾畔“生态明珠”海河河口“亲海平台”》专题片,作为唯一代表天津地区参展的视频作品,获得了会议展播优秀奖。

天津港保税区始终坚持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将生物多样性作为生态环境保护重要内容,实施自然生态保护工程,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强化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不断推进生物多样性主流化,倡导全民行动,积极履行《生物多样性公约》及其议定书,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明显成效。
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为生物多样性创造良好条件
近年来,保税区实施了临港生态湿地公园、空港城市绿廊等项目。其中,临港生态湿地公园总占地面积约183公顷,水面面积60公顷,采用人工生态修复技术,建成了人工湿地区、原生湿地鸟类保护区和科普宣教区三大区域,创建了市级环境教育示范基地、滨海新区生物多样性实践基地,成为天津市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宣传生物多样性的实践场所,同时也是目前全国工业区内最大的人工湿地。
空港城市绿廊项目总面积262万平米,在设计上秉承“大水、大绿、成林、成片”的理念,结合实际地貌,合理规划布局,打造了七彩花田、彩色园路、湿地水系等一批网红打卡地,通过绿色廊道、景观桥梁将绿廊内部各小品景点串联起来,增加参与性和可达性,真正让游客融入大绿拥抱自然。


加大宣传带动力度深入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活动
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世界环境日、世界湿地日、世界野生动植物日、植树节、世界地球日、爱鸟周等重要环保节日,开展了一系列线上、线下主题宣教活动,大力推进绿色校园、绿色社区创建,增强了全社会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
成功举办“环保不止一夏”保税区第一届环保夏令营公益活动。邀请20余名区内小学生参加活动,提高了学生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了解,活动反应热烈,受到小朋友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
在保税区城环局微信公众号及主流媒体宣发工作中,积极发布生物多样性宣传推广工作,公众号全年发布生物多样性相关宣传100余篇、媒体宣传报道5余次。
生态建设成果丰硕助力美丽“滨城”绿色发展
保税区经过多年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深耕细作,得到了国家及天津市相关主管部门的一致好评。



2020年,空港景观湖以“清水绿岸、鱼翔浅底”的自然风景,获得天津市“最美河湖”荣誉称号。

2021年,天津港保税区城环局获得了“全面推行河长制湖长制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这是水利部首次开展相关表彰工作,天津市仅有三个单位获此殊荣。

2022年,天津港保税区暨空港经济区获得由生态环境部、商务部、科学技术部联合授予的“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生态工业园区)”荣誉称号,这是继获批国家级绿色工业园区后,保税区获评的又一块“国字招牌”。
下一步,保税区将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加大重要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力度,全面提升绿廊、河湖、湿地、海洋等自然生态系统稳定性和生态服务功能,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加快打造新时代生态、智慧、港产城融合的宜居宜业宜游宜乐美丽“滨城”做出更大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