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天津市、滨海新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统一部署,2月9日起保税区启动新冠疫苗第二剂次加强针(“第四针”)接种工作。18岁以上人群在第一剂次加强针接种基础上,可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
接种时间:每周五下午13:00-16:00;每周日8:30-11:30,13:00-16:00
接种地点:空港经济区湖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金地悦城大境接种点(空港经济区东七道与云栖路交口金地悦城大境党群服务中心)。
联系电话:湖滨中心预防保健科 84841081。

接种安排
如您已完成接种第一剂次加强针满6个月,可带好身份证和粉色接种证,按照接种时间到金地悦城大境接种点进行第二剂次加强针(“第四针”)接种。
注意事项
1.接种者携带本人身份证和粉色疫苗接种证;
2.注射过免疫球蛋白者,应间隔1个月以上再接种本疫苗,以免影响免疫效果;
3.其他疫苗与新冠病毒疫苗的接种间隔应大于14天。接种后如需进行狂犬病疫苗、破伤风疫苗等应急接种可以不考虑与本疫苗的接种间隔;
4.如近期有新冠感染史,需间隔6个月再行接种。
禁忌症
1.以前接种同类疫苗时出现过敏者;
2.既往发生过疫苗严重过敏反应者(如急性过敏反应、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等);
3.近3年内有癫痫发作史和其他严重神经系统疾病者(如横贯性脊髓炎、格林巴利综合症、脱髓鞘疾病等);
4.正在发热者,或患急性疾病,或慢性疾病的急性发作期,或未控制的严重慢性病患者;
5.妊娠期女性。
相关新闻
2022年12月14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新冠疫苗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实施方案。现阶段,可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力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相关问题:
“阳过”后能接种“第四针”吗?
随着“阳过”“阳康”人数的不断增加,哪些人群需要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阳过”后是否能接种?记者采访了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预防所所长索罗丹。
01.问:打了“第三针”,为何还需要打“第四针”?
接种新冠疫苗后,随着时间推移,疫苗产生的中和抗体水平有所下降,针对感染的保护效果下降较为明显,但在细胞免疫的作用下,仍然可以维持较高的针对重症或死亡保护效果。接种第四针后,可以在短时间内激活免疫系统,重获针对新冠病毒变异毒株的高水平中和抗体,进一步提升接种人群的预防感染、重症和死亡的保护效果,更好地提升保护能力。
02.问:现阶段哪些人可以接种第二剂次的“加强针”?
按照国家统一部署,在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接种基础上,现阶段在感染高风险人群、60岁及以上老年人群、具有较严重基础性疾病人群和免疫低下人群中开展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接种时需要满足与第一剂次加强针间隔6个月及以上。
03.第二剂次“加强针”可以接种哪些疫苗?国家优先推荐哪些组合?
根据国家方案,所有批准附条件上市或紧急使用的疫苗均可用于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优先考虑序贯加强免疫接种,或采用含奥密克戎毒株或对奥密克戎毒株具有良好交叉免疫的疫苗进行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接种。
序贯加强免疫,是指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异源加强免疫。既往研究发现,采用不同技术路线的疫苗进行异源加强免疫,能够获得比同源加强免疫更高水平的中和抗体。
目前,我国已经获批纳入紧急使用或附条件上市的新冠病毒疫苗有灭活疫苗、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和流感病毒载体疫苗四种类型。从大的原则上来说,只要与前面接种剂次接种的疫苗类型不同,就符合序贯免疫的范畴。考虑到我们国家前期大人群接种过程中绝大部分受种者都使用三剂次灭活疫苗完成了接种的实际情况,在第二剂次加强免疫时,可以选择重组蛋白疫苗、腺病毒载体疫苗或流感病毒载体疫苗中的任一种,这也是国家列举推荐的接种组合。
04.问:第二剂与第一剂“加强针”需间隔多久接种?
按照国家方案,目前执行的第二剂次加强免疫与第一剂次加强免疫时间间隔为6个月以上。接种间隔时间通常综合考虑疫苗抗体的持久性、疫苗保护效果的下降程度和再次感染发病的风险、疫情流行形势等诸多因素后确定。
05.问:阳性期间可以接种吗?阳过多久后才能接种?
阳性期间无需接种疫苗,因为疫苗的作用是预防疾病,并无治疗的效用。按照国家现行的新冠疫苗使用技术指南,新冠病毒阳性感染后6个月内罕见再次感染发病的情况。既往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包括患者或无症状感染者,在充分告知基础上,可在6个月后接种1剂。
06.问:为何推荐老年人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
老年人是感染新冠病毒出现重症死亡的高风险人群,也是感染病毒后发生重症死亡的主要人群。无论是国外的数据,还是我们国家香港地区的数据,都显示老年人接种完加强针后,可以显著降低病死率,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后,病死率可以进一步降低。通过接种第二剂次加强针,可以让老年人在较快时间内提升抗体水平,更好提升保护能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