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亮点颇多 —
京唐城际和京滨城际宝坻至北辰段同步开通
近日,由天津港保税区企业中国铁路设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铁设)勘察设计的北京至唐山城际铁路、北京至天津滨海新区城际铁路宝坻至北辰段同步开通运营。中国铁设匠心设计献力作,助力京津冀地区轨道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项目设计有何难点,又有哪些创新?中国铁设进行了“揭秘”。

京唐城际铁路起自北京城市副中心站,经北京市通州区、河北省廊坊市、天津市宝坻区,进入河北省唐山市,接入天津至秦皇岛高铁唐山站,线路全长15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京唐城际铁路位于京津唐三角腹地,东端与津秦客专、秦沈客专相连,西端可到达北京站并通过北京站至北京西站地下直径线与多条高速铁路及城际铁路相连,远期在香河站、宝坻站、唐山西站分别可连接环北京城际、津承铁路和唐遵铁路,成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京唐城际铁路的设计可谓亮点颇多,在天津市宝坻段采用节段预制拼装式桥梁建造跨越潮白新河河堤路和河槽。这种建造俗称“搭积木”式建造法,将桥梁在工厂节段化预制“化整为零”,再到现场装配化施工“集零为整”,代表未来桥梁建造向工业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趋势,契合新发展理念,具有施工速度快,工期短、施工质量好、成桥质量高和环保的特点。同时,宝坻站应用了站台升降式安全防护装置,通过升降站台安全区的“安全绳”,实现超过25米跨度的有效安全阻拦。这种形式的安全防护设施是京津冀地区的首次应用。


京唐城际铁路
京唐铁路跨津秦高铁88+88米T构转体工程为京唐城际铁路的重难点控制性工程。桥梁紧邻客运繁忙的津秦高铁,桥墩重量大、转体高度高、转体桥梁长,经过现场勘察,设计采用挂篮悬浇加原位支架现浇法整联转体的施工技术,现浇段与悬浇段同时施工,合龙后实现整联转体,大大降低了对既有津秦高铁运行安全的影响,同时缩短了施工工期。这种施工工法在国内尚属首例。
京滨城际铁路与京唐城际铁路北京城市副中心至宝坻段共线共站,线路从宝坻站向南引出,经天津市宝坻区、武清区、北辰区、东丽区、滨海新区,接入天津至秦皇岛高铁滨海西站,宝坻至滨海西段长97公里,设计时速250公里,此次建成通车的是宝坻至北辰段,正线长度56公里,设宝坻南、北辰站,北辰至滨海西段正在建设中。
京滨铁路作为京津冀城际铁路网的骨干项目,将构筑京—津间分工明确、功能合理的综合运输体系,极大提升通道运输服务水平,填补了天津东部高铁空白,和京津城际相比,串联了宝坻、北辰等重要节点,与京津城际一并为京津两市提供公交化、快速的客运服务。京滨铁路宝坻至北辰段开通运营后,宝坻至北京城市副中心可22分钟到达,融入北京半小时城市圈。




京滨城际宝坻至北辰段
遵循“京津门户、开放包容”理念,打造“智能便捷、绿色融合”的北辰站设计亮点众多,通过运用大跨度建筑屋顶悬挑的视觉冲击,现代感十足。北辰站构建能源管控系统,从运行监测、统计分析、诊断评估、优化控制四个层面为车站节能提供动态控制策略,实现设备节能。车站融合互通高铁、城轨、公交、出租车等交通方式,形成畅通高效的综合交通体系。同时,车站具有智能管理、服务旅客的特点,在设计中构建管控平台,纳入旅客服务、客运管理、客运设备、应急管理等系统,实现车站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还设置了地面标识引导系统,共同营造智慧、高效、便捷的旅客乘降体验。
据了解,京滨城际铁路采用我国高铁自主知识产权的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轨道板内预埋智能化芯片,每块轨道板对应唯一的编码,可实现对CRTSIII型板式无砟轨道全寿命周期的信息化、统一化管理,便于运营期间养护维修管理,实现铁路工程信息化资源配置。同时,线路所经区域经济发达,跨越的等级道路众多,考虑京津冀地区经济发展,道路拓宽规划要求,设计中严格贯彻“以桥代路”的设计理念,不仅控制用地规模,节约集约土地,从综合效益上,也降低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整体费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京唐、京滨城际铁路作为京津冀交通一体化的标志性工程,对于进一步完善京津冀地区路网结构,强化区域内互联互通,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便利沿线人民群众出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立足新发展阶段,中国铁设深刻领会京津冀协同发展、天津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实质,在天津市、滨海新区和天津港保税区的支持下,他们将进一步发挥智库作用,全力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为天津市高质量发展、交通强国建设贡献新的更大力量。
转载须注明来源:天津港保税区天津空港经济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