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老党员
在党五十年——赵凯
题记
2005年2月26日早6时许,一架从美国安克雷奇飞至北京的波音747客机平稳落地首都国际机场。“飞机着陆的那一瞬间,我这悬着的心也随之落地,44年的飞行生涯在此刻正式结束了,对我来说这应该是最好也最难得的结果。”赵凯倚在木椅上,回忆着退休前飞行最后一班航班的情景,他语气轻缓,目光望向远方……
改变命运的机遇
赵凯,1945年出生在吉林长春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一名工厂工人,家中共有兄弟姐妹7个,“依稀记得那时父亲的月薪大概五十多块钱,需要养活家里九口人”,赵凯向记者介绍道,由于家中经济条件不好,作为家中长子的他早早就有了帮父亲分担经济压力、帮母亲料理家务的意识。每天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拿着绳子和镰刀去山上砍柴,为烧火取暖做储备。每逢假期,他也会到周围的村子打零工,忙活了一天只能赚几毛钱,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到16岁的那一年。
“如果没有入选上飞行员,我就不会有今天”。1961年,长春市开始进行大规模飞行员筛选,当时正在读初中的赵凯通过了体检、政审等层层选拔,最终从万余名学生中脱颖而出,成为那一年长春市入选的19名飞行员之一,当年7月15日,赵凯正式入伍,赴长春市航空第一预备学校进行学习培训。自此,他开始走上了一名飞行员的成长道路。



受益终身的经验
飞行员职业特殊,对身体素质、意志毅力的要求极高。赵凯进入航空第一预备学校后,首先在黑龙江齐齐哈尔进行了为期半年的滑翔训练。“当时我们驾驶的是国产木质飞机,培训了半年,实现独立飞行便被授予了国家三级滑翔员证书。”据赵凯介绍,在完成滑翔学习后,他又返回长春进行三个月的跳伞训练。1962年,他在统一安排下远赴河南到陆军连队进行18个月的锻炼。“在陆军训练期间我们去了福建、江西的很多地方,每周六我们都会负重跑10公里,陆军训练真的很辛苦,但是锻炼了我们的意志,训练虽然只有一年半,但收获却在后期的工作中得到了充分应用。”赵凯说。
除了过硬的身体素质和坚韧的毅力,飞行员对学历也有一定要求。为此,在完成陆军训练后,赵凯又回到航空第一预备学校进行为期3年的高中课程学习。1966年1月,按照相关要求,赵凯转业至中国民航高级航校进行实飞训练,飞行事业正式开始。
成为党员的幸运
“这是我在航校飞初级教练机时拍的,当年我21岁”,赵凯拿着一张黑白工作照向记者介绍说,“来到民航高级航校后,我最先驾驶的是国产初级教练机,在达到单飞要求后又转到高级教练机,当时开的是苏制的伊尔—14型飞机,它属于双发活塞式运输机,我现在还清晰记得第一次驾驶时的兴奋。”赵凯介绍。据了解,在同样达到单飞要求后,赵凯被分配到位于山西长治的北京管理局第二飞行总队,开始了航空摄影工作。
查阅相关资料记者了解到,1949年后的20多年里,我国完成了覆盖全国的航空摄影测量和地形制图工作,而这份工作中就有着赵凯的一份贡献。“在从事航空摄影飞行工作的十几年内,我北面飞到过阿勒泰,南面到过海口,东面到过伊春,西面到过伊犁,当时的飞行工作挺困难,经常一天飞七八个小时,上飞机就带几个馒头充饥,虽然工作辛苦,但我看到了祖国的大好河山,我庆幸自己生在中国。”赵凯兴奋地说到。据悉,工作几年后,赵凯因表现优异具备了竞聘机长的资质,但机长的首要要求是党员,于是,1969年赵凯正式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告诉记者,有幸成为党员,让他幸运了一辈子。
与党相伴的一生
90年代后,赵凯开始驾驶民航客机,直到2005年2月正式退休。记者在赵凯家中看到,一块写着“功勋飞行员”的奖牌立在电视柜上方,在阳光的照射下熠熠生辉。采访得知,赵凯44年里共飞行了2万6千多个小时,飞行期间零失误、零事故,因此,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在赵凯退休前为他授予“功勋飞行员”称号,赵凯告诉记者,能获得这份荣誉,最要感谢的就是党,感谢国家的栽培。“这么多年,如果没有党的领导,没有国家的精心培养,就不会有现在的我,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国家都为我们花费了很大的精力,把我们培养成为飞行员真的太不容易,我要感谢党、感谢国家,改变了我这个穷学生的命运。”赵凯看着记者,声音有些哽咽。
今年是赵凯在党第52年,退休第16年,76岁的他精神饱满、神采奕奕,依然心系民航事业的发展,“这么多年,我飞了很多国家和地区,亲眼见证咱们国家发展得越来越强大,心里特别高兴!也始终庆幸自己能够生在中国,受党培养,干了一辈子自己喜欢的事,有生之年希望还能为国家多做些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