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自2020年12月1日施行以来,保税区城环局以此为工作依据,积极落实人员力量、上下一心,实现了生活垃圾分类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强效突破,重点围绕生活垃圾分类普及、检查、执法等方面,加大监管力度,有效提升垃圾分类责任意识,垃圾分类成效明显。
一、加强组织领导,逐级压实分类职责
保税区干部职工强化认识,提高站位,深刻领会垃圾分类的重要意义;明确目标,找准短板,对标先进谋划好垃圾分类工作;加强领导,齐抓共管,群策群力把垃圾分类推向深入。制定《天津港保税区2021年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垃圾分类工作的时间节点、实施步骤和各部门分工,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因地制宜、统筹推进,源头减量、系统治理”的原则,制定时间表、路线图,稳步推进我区垃圾分类工作。
二、强化配套建设,设施体系初步实现系统性重塑
紧扣垃圾分类四个环节,不断健全我区分类网络、配齐硬件设施,严格生活垃圾收运处置各环节的管理。累计发放四分类垃圾桶11730余个,为全部共11个居民小区、湿地公园安装垃圾分类亭20个,安装智能分类垃圾箱4组,并在每个楼门栋悬挂有害垃圾布袋400个,确保生活垃圾分类设施全覆盖。区内全部530家公共机构、企事业单位和居民小区产生的垃圾严格做到应收尽收、日产日清。为确保生活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置,与合佳威立雅、碧海环保、汉沽垃圾焚烧厂等各专业化处理公司签订后期处置协议,杜绝分类收集的垃圾再次混运,并确保全部无害化处置,基本满足生活垃圾无害处置率100%要求。适应分类需求的投放、收集、运输、处理设施体系基本建立。
三、开展宣传教育,培养公众的垃圾分类意识
集中开展“垃圾分类进校园”活动,为区内全部学校、幼儿园的师生开展专题培训,上好垃圾分类的“开学第一课”;各部门及企事业单位采取宣传讲座、跳蚤市场、主题汇演、互动游戏等形式开展宣传活动,累计组织大型宣教活动4场,一般规模宣传活动120场,发放宣传海报500多张,宣传彩页2400多张,填写问卷200多份,直接受训人数达3万人;用好互联网这一新型宣传阵地,管委会和城环局公众号累计发布垃圾分类原创文章50多条,城环局公众号上设置垃圾分类专栏和“垃圾分类天天学”板块,提高垃圾分类知晓率。
四、执法深入垃圾分类,推动群众习惯养成
自2020年12月1日至今,区垃圾分类领导小组持续对生活垃圾投放及收运工作开展日常检查和垃圾分类百日专项执法排查,并充分发挥综合执法处罚的示范、警示作用,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796人次,检查企业共计923家,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264件,立案20起,下达《处罚决定书》20件;处罚款16.97万元,实际缴纳罚款1.47万元,有效提升了各单位垃圾分类责任意识,共同营造“垃圾分类,人人有责”的社会氛围。
下一步,保税区城环局将持续通过党建引领,全面压实主体责任,协调统筹有关部门,健全多部门联动机制,强化奖惩,在前端分类设施设置、动员宣传教育、末端处理能力提升、强化定时定点执法督导等方面下功夫,持续完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有序推进全区垃圾分类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