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深化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加强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加快布局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试验证平台,完善首台(套)、首批次、首版次应用政策,加大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力度。加强技术经理人队伍建设”。
2023年9月保税区科技局研究制定《天津港保税区概念验证服务平台建设管理办法(试行)》,聚焦重点产业领域前瞻布局一批概念验证服务平台,旨在补齐创新链从“0-1”的“0.9”环节,以科技创新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24年8月,保税区科技局完成首批概念验证服务平台认证,分别是瑞普生物智创谷和渤化化工新材料概念验证平台,为进一步强化对概念验证早、小、硬项目的帮扶,保税区科技局联合上海银行、浦发银行创新性推出概念验证科技金融产品。
一、概念验证的定义内涵
概念验证不能简单等同于技术就绪度体系的“概念验证”,也不能等同于商业验证。它应该是技术验证(并指导新路径)+市场验证(并寻求新机会)+团队验证(并提升确定性),目的是评估、验证、提升创新成果商业化的可行性,本质是为了提升成果转化的确定性。
二、概念验证平台的搭建
概念验证平台是开展概念验证服务的重要载体,是链接上游创新源头和下游应用市场的核心节点,能够有效识别潜力项目、缩短成果转化周期、降低成果转化风险、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概念验证平台的搭建需要三大组成要素以及五大支撑条件。
(一)三大组成要素
三大组成要素分别是概念验证资金,商业化、产业化导向的研发项目及概念验证咨询服务。具体来看:
1.概念验证资金:主要用于评估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潜力、可行性及定向研发,主要有四种来源:高校院所、社会捐赠、公共财政与社会资本。
2.商业化、产业化导向的研发项目:指要组织开展以最终盈利为导向,并最终形成技术密集型产业的研发项目,上海市明确推动研发产业规模化发展,支持产业概念验证中心建设,提供早期科技成果评估、技术可行性评价等公共服务。
3.概念验证咨询服务:主要包括技术验证、商业验证以及创业陪伴。技术验证回答“是否做得出”问题,包括原理验证、原型制备、技术可行性测试、性能测试等;商业验证回答“能否卖得动”问题,包括产品与场景体系验证、商业前景分析、产品盈利分析、商业模式构建等;创业陪伴是指通过场景对接、产业资源对接、耐心资本等长期服务于项目。
(二)五大支撑条件
五大支撑条件分别是指高校与科研院所提供的高潜力成果、高校与科研院所TTO(技术转移机构/组织)支持完成转化流程、对外建立技术转移协作网络、有效的项目遴选机制以及有效的项目管理体系。具体来看:
高校与科研院所提供的高潜力成果:高潜力成果的筛选需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学科和领域,邀请权威机构为校内科研人员的成果转化项目提供切实有效的指导和建议;
高校与科研院所TTO支持完成转化流程:高校与科研院所应重视TTO的行政层级设置,甚至可以通过低岗高配的方式来提高TTO的行政层级,以高效统筹校内外技术转移资源配置、提高技术交易效率;
对外建立技术转移协作网络:通过政府科技合作、高校科研机构技术转移、国际创新创业三部分,构成可持续发展的技术转移技术项目、专家与机构合作资源,聚集大批优质产业化落地项目,构建国际、国内技术转移协作创新网络;
有效的项目遴选机制:通过科技成果评价等机制,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根据科技成果不同特点和评价目的,针对性地评价科技成果的科学、技术、经济、社会、文化价值。结合项目未来前景,分类制定有效的项目遴选机制;
有效的项目管理体系:项目管理是将知识、技能、工具和技术应用于项目活动,以满足项目要求,需要在有限的资源约束条件下,运用系统的理论方法,通过项目团队的努力,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达成项目目标。
三、概念验证运营协作网络
概念验证平台借助学术界、产业界以及投资界的联合力量打造技术转移协作网络用于支撑运作,完成从科技成果项目源起、评价遴选、挖掘中高转化潜力项目、推进概念验证训练营、再次筛选、实施概念验证、转化落地的全链条式验证转化进程,吸引政府、科技企业、科研人员、技术经理人、天使投资人、律师、专业服务机构等技术转移转化的各类组织与力量携手参与。
四、金融投资的重要性
金融投资在概念验证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不同阶段需要的资金类型也有所不同。在研究阶段,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社会捐赠;在概念验证阶段,资金主要来源于公共财政、高校及科研院所自筹;在产品开发阶段,主要由天使资金、风险投资及个人自筹;在市场开发阶段,则需要风险投资、风险债务等资金类型。四个阶段的资金紧密衔接,缺一不可,否则无法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谷。
五、概念验证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尽管概念验证具有重大意义,但在实际推进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遭遇诸多难题。常见的问题包括团队配置不完整、市场天花板低、细分领域竞争激烈、技术门槛低、商业可持续性低、行业底层逻辑不清晰等。很多情况下,概念验证也会面临失败,如项目未能证明最初设想的概念导致概念验证本身的失败,或是概念已经得到验证,但不能提供预估价值,或无法满足预期/潜在利益相关者的要求,也可能是项目验证后仍处在不确定中,没有定论,再或是机构与团队的调整,无人继续从事该项目或团队有了新的兴趣点。
所以,在开展概念验证过程中,要遵循五“不要”原则。一是不要采用与其他基金一样的投资标准,应依据项目特性制定个性化的投资准则;二是不要将有限资金过度分散,确保资金使用的高效与集中;三是不要偏离既定的支持范围和选择标准,以保持项目筛选的连贯性与一致性;四是不要强求专利,防止因专利问题对项目发展形成束缚;五是不要追求短期绩效,而应着眼于项目的长期价值与发展潜力。
六、概念验证的项目筛选机制
在概念验证开展项目筛选工作的进程中,需遵循两个关键推理准则。其一,团队的重要性凌驾于技术之上。在项目推进的任意时期,团队要素始终占据更为关键的地位;而处于概念验证阶段,尽管技术与市场的重要性处于同等水平,但团队的关键性依旧首屈一指。其二,着重探寻具备高转化潜力的成果。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依据潜力所判定的“可投资性”标准存有差异。项目所处时期越早,便越应赋予其充分的成长拓展空间;越到后期阶段,越要将关注点聚焦于高潜力的核心项目。在概念验证阶段,不考虑低潜力项目。
下一步,保税区将持续加强概念验证服务体系建设,强化对区内企业、科研机构建立概念验证服务平台的指导,进一步畅通完善科技成果转移转化链条,加速推动“批量”科技成果转化落地,提升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效能,全力将高水平科技成果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成效,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积极力量。
转载须注明:来自天津港保税区科技创新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