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津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陈敏尔书记赴滨海新区调研装备制造业重要要求,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7月16日,2024年度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天津港保税区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产教联合体年中交流会在滨海新区召开。会议以“产业互联、创享未来”为主题,积极发挥联盟紧密联动协作效能,促进产业各方携手共进、协同发展,攻克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各类挑战,助力天津市打造世界级海洋经济产业集群。
滨海新区副区长张桂华、市教委副主任罗延安出席会议并致辞,海油工程董事长、联盟主席王章领出席会议并讲话,海油工程副总裁、联盟秘书长王大勇主持会议,联盟产业链上下游50余家单位的110余位代表参加会议。
会上,联盟秘书处进行2024年上半年工作汇报,并举行中信泰富特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行业龙头企业入盟仪式,天津大学和天津理工大学发布大洋自持式智能剖面平台“浮星”、海洋感应耦合能量与信息传输系统等海洋装备技术最新成果。倡议盟内企业与高校就成果开展深入合作,提升科技成果转化落地率,加速推动天津市海洋装备产业发展。
海油工程、天津博迈科、中船(天津)等9家盟内企业代表进行专题报告,形成深入推进产业联盟发展三点共识:一是坚定不移走好海外协同发展之路,在全球市场浪潮中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共促发展,紧抓国际油气贸易格局市场窗口期,推动更多国际高端制造订单在津落地,实现各方互利共赢。二是坚定不移走好自主化研发之路,抢抓全球海洋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变革先机,充分发挥资源统筹、优势整合的平台优势,形成核心技术攻关的合力,推动产业联盟从由“规模增长”向“量质齐升”转变。三是坚定不移走好人才强链之路,深化“政校企”联动机制,提升人才培育的针对性,促进人才输出与产业需求的有效衔接,引导培训资源向服务市场急需环节集中,积极打造适用于天津高端制造业的人才聚集新高地。
据悉,自2020年10月25日成立以来,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已累计吸纳174家海洋装备产业相关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入盟,涵盖科技、制造、工程、物流、计量测试、浮式生产装备、水下生产系统及数字化智能化八大板块,形成了以成套海洋装备为核心、以关键配套为支撑,以链条式服务为特色的完备产业链条。联盟总营收规模从1400亿元增长至2000多亿元,年均增长率达14%,提供就业岗位近6万个,从业人员数目增长约40%。作为联盟主席单位,海油工程充分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与天津市相关企业签订合同金额累计超155亿元,并带动50余家天津优质企业走出国门、挺进海外市场,为天津市“制造业立市”和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下一步,天津海洋装备产业(人才)联盟暨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产教联合体将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共同发展”为合作原则,搭建“技术研发共享、高端人才培养、高端装备交付、商业资本融资”等四大平台,打造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供应链、人才链、创新链新生态,推动天津市海洋装备产业链集群核心竞争力实现新跨越。
天津港保税区将坚持“党建引领 共同缔造”理念,聚焦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建设及海工装备产业技能人才培养,以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以创新人才培养打造发展新引擎,以保税之为助力全市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