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项目】
A.航空实体项目招商结硕果 天津港保税区安达维尔天津项目开工
<项目档案>北京安达维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安达维尔”)航空机载设备及航空维修产业基地项目在天津港保税区开工。该项目计划总投资5亿元,项目的开工标志着天津港保税区在招引航空实体重大项目方面再结硕果。安达维尔是我国航空航天领域从事高端装备制造的龙头企业。安达维尔天津项目是落实国家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战略,推进“北京研发、天津制造”京津冀一体化的又一标志性项目。
B.又一项目落地!知名外企追投天津港保税区
<项目档案>近日,达涅利集团在天津港保税区举行了天津工厂开业庆典活动,标志着保税区在招引外资高端装备实体项目方面再落一子。达涅利天津工厂于2024年1月入驻空港,是达涅利中国自动化业务重点板块,致力于电气成套开关设备(PLC &传动)研发制造业务、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软硬件技术设计业务,利用5G、机器视觉、数字仿真、机器人助力钢铁企业打造数字化智慧工厂。目前,达涅利天津工厂已盘活区内闲置厂房5500平方米,并进入实际投产阶段。
【科技荣誉】
A.天津港保税区两项重大成果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荣誉档案>6月24日,202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在京揭晓。由天津港保税区企业中交一航局参与的“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和中海石油等参与的“‘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两项重大创新成果,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深海一号’超深水大气田开发工程关键技术与应用”项目是2024年能源化工行业和海洋工程领域唯一的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海洋油气自主开发能力实现了从300米深水到1500米超深水的历史性跨越,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经济安全开发深海油气资源提供了先进可靠的中国方案。“港珠澳大桥跨海集群工程”是中国交通建设史上技术最复杂、施工难度最高、工程规模最庞大的跨海集群工程,作为目前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港珠澳大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体,是中国继青藏铁路、三峡工程后的又一重大基础设施。
B.天津港保税区19项成果入选天津市科学技术奖
<荣誉档案>4月26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公布了2023年度天津市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天津港保税区共有19项成果入选,其中保税区科技企业院所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共有10项成果,占保税区获奖总数的53%。本次获奖项目涵盖了海工装备、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生态环保等领域,获奖项目中以企业为主体成果项目达到16项,占保税区获奖总数19项的84%;此外,本次入选的成果九成以上为产学研共同攻关实现成果产业化,其中6项为京津冀科研团队联合完成、占获奖项目35.3%,合作单位包括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等国内顶尖大院大所,为天津港保税区的科技创新提供了新动力。
C.中国铁建大桥局院士工作站在保税区揭牌成立
<荣誉档案>5月25日,中国铁建大桥局科技创新大会在保税区成功举办。会上,与会领导嘉宾为“聂建国院士工作站”和“天津市装配式桥梁智能建造技术与装备重点实验室”揭牌,为聂建国院士颁发“院士专家工作站首席顾问科学家”聘任书。工作站和实验室同时落户保税区将为区域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支撑、注入新的动能,着力破解桥梁建造这一重点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进一步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贯通区域创新链、产业链。
D.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荣誉
①我国主导的海水淡化领域国际标准工作再获新突破
<荣誉档案>6月13日,由我国主导制定的ISO 13205:2024《海洋技术-海水淡化-术语》(Marine technology - Seawater desalination - Vocabulary)正式发布。6月19日,海水淡化ISO国际标准ISO/NP 25175《反渗透(RO)和纳滤(NF)膜元件性能的标准测试方法》(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performance of reverse osmosis (RO) and nanofiltration (NF) membrane element)立项成功。两项标准均由国际标准化组织船舶与海洋技术委员会海洋技术分委会海水淡化工作组(ISO/TC8/SC13/WG3)研制,标志着我国海水淡化标准国际化工作再获新突破。
②技术成果亮相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
<荣誉档案>5月25日-6月1日,由科技部、中央宣传部、中国科协主办的2024年全国科技活动周在北京首钢会展中心举办。在本次展会中,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携“海水淡化透平式能量回收装置”、“便携应急淡化装置”两项技术成果,经层层遴选成功入选主题展览项目。
E.中铁六院电化院荣获“天津市百强科技领军培育企业”称号
<荣誉档案>天津市科技局公布2023年度“天津市百强科技领军培育企业”名单,中铁六院电化院跻身百强榜单并位列第28名。电化院聚焦铁路、城市轨道交通传统业务及“第二曲线”新业务领域,不断探索行业前沿技术,持续完善科技创新激励机制、人才培养机制,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荣获了“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天津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科技领军培育企业”等称号,获批认定为“天津市知识产权产业运营中心”。
F.云遥宇航获评科技创新风向标奖项
<荣誉档案>WGDC2024第十三届全球地理信息开发者大会发布了“Innovation Awards 2024年度创新力榜单”,天津港保税区企业云遥宇航在遥感大数据赛道脱颖而出,荣获“年度最具创新力企业TOP100”创新奖项。标志着云遥宇航进一步得到全球行业领域权威部门认可,探测能力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云遥宇航将进一步加大科研投入,发挥民营企业创新活力,让气象观测数据发挥最大价值,为推动构建科技领先、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人民满意的现代气象体系贡献力量。
【科技活动】
A.党建引领科创服务
①践行“四个善作善成”——保税区科技局调研服务恒瑞医药推动创新联合体建设
<活动档案>4月17日,保税区科技局赴天津恒瑞医药有限公司调研座谈,了解最新科技成果研发转化情况,推动放射性药物创新联合体建设。在恒瑞医药公司现场,科技局详细了解公司产品布局、新药研发、产学研合作、产业化规划等情况,围绕放射性药物临床试验、专业人才引育、产品安全运输等产业发展瓶颈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讨论。同时,科技局就制定完善科技创新政策听取了企业意见建议,鼓励企业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力度、加快成果转化产业化进程。
②践行“四个善作善成”——保税区科技局调研服务天大工研院推动重大创新平台建设
<活动档案>4月26日,保税区科技局赴临港天津大学滨海工业研究院开展支部联学共建、调研座谈,进一步促进保税区与天津大学交流合作,推动天大科研成果加速落地产业化,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在座谈交流环节,双方围绕推进非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产学研合作、项目成果孵化产业化、校区安全运行等方面,深入进行了研讨交流。下一步,科技局将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新路径,持续推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实现人才培养、技术创新、产业孵化的良性循环,培育新质生产力。
③产研融合促升级•善作善成共发展—科技局联合中铁十二局电气化党总支、高新兴智联支部、菲特检测支部共同开展主题党日活动
<活动档案>6月18日下午,保税区科技局党支部联合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总部党总支、高新兴智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党支部、菲特(天津)检测技术有限公司党支部共同开展“产研融合促升级•善作善成共发展”主题党日活动,各支部党员代表共计30余人参加。在现场交流中,科技局详细介绍了研发后补助、研发加计扣除、企业重点实验室等科技政策,切实帮扶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大家展开热烈讨论提出希望以此次联学共建为契机,进一步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和资源共享。
B.繁花似锦共创成果
①保税区产教联合体“校企双进·合作共建”主题活动之联想集团站成功举办
<活动档案>天津港保税区高端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装备)产教联合体于5月16日在联想(天津)智慧创新服务产业园组织举办“校企双进・合作共建”主题活动,开展实地学访调研促进联合体校企间优质资源深度融合和共建共享,深入推动“三融汇聚”工作走深走实。通过互学互鉴共享建设经验,共商共谋技能人才培养、校企协同创新之路。天津市教委职教处负责同志出席,联合体24家成员单位企业代表、职校代表及高校院所代表30余人参会。
②产教融合优秀案例集(第七期)|天津职业大学:精准对接人才需求,打造高端装备制造人才培养基地
<活动档案>目前,联合体建设取得的成果如下:
学校课程建设:通过产学合作协同育人,建设了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通过与企业合作,共建11门课程,包括: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AGV应用等;共建教材4本,包括:数字孪生技术、工业互联网等。与莱茵科斯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国家级智能制造产业人才基地,而且还分别与天津天利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天津普林电路股份有限公司共建实训基地。
教师团队建设:通过校企人才双向流动,加强了教师能力建设和资源配置,培养了高素质双师型教师团队。目前,专任教师中教授1人,副教授7人,专任教师具有高级职称的占比40%;专任教师具有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12人,占比60%,有博士研究生学位专任教师4人,占比20%;双师素质教师29人,占比100%。
校企人才培养: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高端装备制造技能人才,以企业人才需求为本,以工程实践项目和岗位技能为基础,将企业文化、职业素养和工匠精神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校企联合培养的学生具备较高的技能水平,在就业时具有较大的优势,目前本专业学生就业率提升了3%左右。
校企技术攻关:学校与企业联合技术攻关,解决了天津博诺智创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在工业机器人教育装备的设计及研发中的难题,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1800万元。为天津嘉创天成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了数字孪生设计技术和工业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205万元。
C.全域科普“新”公益
①2024年保税区科技周首场科普活动在临港成功举办
<活动档案>5月19日,2024年天津港保税区科技周首场活动在临港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大型水动力实验基地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点燃梦想——探索水运科研大国重器”,由保税区科技局、保税区科协主办,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承办。本次活动吸引了来自临港怡湾社区的50余名学生和家长参与,活动设置水运科研大设施现场观摩、国家科技创新成果展示、视频播放、科普讲解和互动等多个环节,科普老师以自然现象及身边常见的现象切入,激发了孩子们热爱科学、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②保税区“点燃梦想—童心航空梦”科普活动成功举办
<活动档案>5月25日,2024年天津港保税区科技周第二场品牌活动在保税区航空科普基地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主题为“点燃梦想—童心航空梦”,由保税区科技局、保税区科协主办,航空科普基地承办。本次活动共设置了知识大讲堂、模拟飞行训练、现代化无人机展厅参观和实操飞行体验等4个环节,通过学习理论知识与体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在趣味中思考,感受飞行的乐趣。
③保税区“点燃梦想—探索时间之旅”科普活动成功举办
<活动档案>6月1日,保税区“点燃梦想—探索时间之旅”品牌科普活动成功举办,来自岭尚家园社区的学生们在科普志愿者的带领下共同走进海鸥表博物馆,了解海鸥表历史传承,感受大国工匠精神。本次活动由保税区科技局、保税区科协主办,海鸥表博物馆承办。在本届科技周期间,保税区紧紧围绕“弘扬科学家精神 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这一主题,发挥区域特色优势,充分聚焦群众需求,开展低空经济、航空航天、大国重器、健康生活等形式多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群众性科普宣传活动20余场,惠及学生群众达1500余人,有效提升保税区学生群众的科学意识和科学素养。
D.科技赋能经济“新”发展
①工信部火炬中心调研滨海新区数字科创服务平台,推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发展
<活动档案>5月9日,工信部火炬中心技术市场与成果转化处孙启新处长调研滨海新区数字科创服务平台(滨科荟),推动开展京津冀科技赋能产业协同,重点围绕京津冀三地技术市场互联互通,畅通京津冀技术转移通道,促进建立完善京津冀区域科技成果产业化、市场化体制机制开展深入调研,进一步夯实新质生产力根基,推动京津冀三地协同创新发展走深走实。北京市丰台区科学技术和信息化局、河北唐山高新区管委会、滨海新区科技局及保税区科技局负责同志陪同。
②数字科创平台赋能企业科技创新分享会圆满举办
<活动档案>5月15日,滨科荟数字科创服务平台组织了技术经理人实训沙龙活动暨数字科创平台如何赋能企业科技创新分享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邀请上海、浙江、新疆、海南、天津等地技术经理人共计220余人参会。活动联动新疆昌吉生产力促进中心、国家技术转移海南中心、张家口知识产权帮扶中心、上海紫竹创业孵化器ET空间,会议以多项企业实际需求转化项目为切入点,讨论常态化即时解决企业技术需求的方法与路径,对技术经理人进行技术转移转化专业技术实操培训,提高技术经理人技术需求挖掘以及技术需求对接的专业技能。
转载须注明:来自天津港保税区科技创新局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