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白露,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此时,天气渐渐转凉,清晨时分,人们会发现地面和叶子上有许多露珠,这是因为昼夜温差变大,夜晚水汽凝结其上而为晨露。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天五行属金,对应的颜色为白,故以白形容秋露,称之为白露。

白露养生
01养肺润燥 防寒保暖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白露是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这时冷空气活动频繁,飒飒秋风,不期而至,一夜凉过一夜。过了白露,人们容易出现口干、咽干、皮肤干燥等症状,这就是典型的“秋燥”,宜多饮水,保持呼吸道与肺部湿润。谚语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提醒大家白露过后,就要添加衣服,注意防寒保暖,晚上还可以用温水泡脚,补养肾气,驱除寒冷,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睡眠。
02宜清淡滋补 忌生冷刺激
白露时节燥邪袭肺,饮食应以健脾润燥为主。在调节饮食上,应选择清淡、富含营养、少或无刺激性的食物,避免生冷饮食,保证适量的新鲜蔬菜。人们会比较容易出现脾胃虚弱、消化能力差的症状,应多吃些易吸收、有补养作用的粥品。
白露三候
01一候鸿雁来
鸿为大,雁为小,是不同的两种鸟。鸿雁二月北飞,八月南飞。白露时节,鸿雁等候鸟自漠北而来,南飞避寒,是天气转凉的象征。
02二候玄鸟归
玄鸟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形象类似燕子。春暖“玄鸟至”,秋凉“玄鸟归”。
03三候群鸟养羞
“羞”同“馐”,是指美食。“养羞”是指群鸟趁着秋果丰硕、秋虫肥美之时大快朵颐,养得羽翼丰满,以此御寒。同时积攒和储藏过冬的食物。

白露习俗
01收取清露
古人常用露做饮品,并认为以秋季的露为佳。“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这句《离骚》中的诗句正是屈原高尚情操的写照。在白露最为繁盛的清晨,手托玉盘长久地停留在一叶叶草、一朵朵花前,轻轻晃动草叶花瓣,使上面细小密集的水滴凝成大颗的露珠,然后再耐心地将它们滑落到盘中。待到收集的露水足够多时,就可以用来煮茶了。
02喝白露茶
白露茶是白露时节采摘的茶叶,又称“秋茶”。白露时节,气候温和,在盛夏炙晒下“精神不振”的茶树,此时历经丝丝凉意,又重新舒展生长起来。太阳一落山,气温迅速下降,到了夜间竟有了寒意。寒冷使空气中的水汽凝结成细小的水珠,附着在花瓣上、草叶上、庄稼上。受其滋养的茶叶生出了芳香的气味,使秋茶在滋味、香味、醇厚度上都更胜一筹。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