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的信号灯是怎么亮起来的?安装一个违停抓拍灯杆需要几步?一个信号灯背后的控制系统怎么连接?听听中铁十二局通信工程师王海晋怎么说。
计划之内和意料之外
你有没有注意到?在空港经济区产城融合示范区的部分路口,出现了一些即将投入使用的信号灯,以及违停抓拍的电子眼……而负责建设这些交通设施的,就是中铁十二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的通信工程师王海晋。
空港项目是王海晋负责的第一个道路工程,项目从施工安全保障、施工时间、协调沟通等方面跟他以往负责的地铁项目都有很大差异,“这个工程对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体验。”王海晋说。他继续解释道:“最主要的问题是安全,因为道路施工没有办法完全避免行人等外来人员的闯入,为了保证施工安全,我们提前做了很多预案。”为此,王海晋一遍遍地到现场踩点,与施工队沟通具体细节,确认安全围挡数量、摆放位置以及施工时间,“我们的施工时间一般都选在了清晨6点左右或者中下午,避开早晚高峰,也是减少对交通的干扰。”


工作中,王海晋时刻保持着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深入了解工程需求,从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到数据通信的速率,每一个细节都要经过精心考量和计算,制定出合理的方案。当面对突发情况还需要依靠团队的经验积累和个人的临场应变能力。一次施工过程中,现场调试的设备出现故障,导致网络连接中断。为了不影响其他设施的正常运转,王海晋和现场班组同事一边排查线路和信号连接端口,一边联系供应商分析事故原因,在最短时间内找到断网原因,恢复了网络连接。

对于自己的工作,王海晋这样说:“干通信,需要耐心与细致,更需要扎实的技术功底。施工前,把预案做得越细致、把可能遇到的困难想得越周全,现场意料之外的事儿越少。而面对突发情况,只有技术功能够扎实,才能迅速应对,避免问题扩大影响施工。”
精准表达、倾听需求、换位思考
作为一名项目负责人,除了技术难题,沟通也是王海晋日常的重要工作。跟政务部门沟通施工要件,和设计沟通施工图纸,和施工队沟通实施细节……平日的他总是行色匆匆,不是在去现场的路上,就是在去往各部门开协调会的路上。

对于技术出身的王海晋来说,这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儿。不过,伴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他也总结出了一套自己的沟通技巧,“精准表达、聆听需求、换位思考”。
他认为,沟通的目的是把工作做好,所以先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意思,让对方理解项目的施工内容和施工范围,然后再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换位思考对方提出的想法是出于什么需求,能不能满足……这样就会建立起一个比较有效地沟通,也会让工作开展得更顺利。
眨眼间,王海晋从事通信工程师已经7年了,其中也面临过很多挑战,但他凭着自己的不气馁、不放弃的工作态度和勇于创新的思维,和团队伙伴一起攻克各种难关,保证项目的顺利交付。看到自己的项目成果,他也高兴地表示“每次走到这个路口,看信号灯亮起的那一刻,想到自己曾经的努力和付出,感觉一切都值得!”
他们是保税区的建设者,通过网络连接信号,让“信息”在道路上自由流动,为人们的出行带来便捷和安全;他们是保税的奋斗者,用双手成就梦想,用梦想成就生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