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倒一杯水需要几步?
我:开盖,倒水。
她:请示→拿杯盖→控水→取杯→续水→回放→示意。
夸张了吧!一点也没有。这就是会服员吴宗平每天的基本工作。
工作不难,难在方寸间的细节考究
“会服员简单说就是会议服务员,我们要在会前做好准备工作,会中做好服务,等会后再做做卫生。”乍一听吴宗平的描述,感觉这活儿简单!但是你要看她实际做起来,就知道会服工作一点也不轻松!
举个例子,一个“倒水”动作,普通人最多两三步就完事儿了;在吴宗平这里,可能要拆分成7个动作,且每个动作都有1—3个执行标准。


吴宗平介绍:“比如倒水之前的请示动作,是为让参会者提前有心理准备。会议中,客人的精神都比较集中,我们突然伸手拿杯会惊吓到他们,先出一个请示的手势是提示也是交流,如果他们不需要续水,会摇头示意我;另外倒水前的控水,也是为了避免杯盖上的水蒸气滴到桌面影响客人;工作时,我们离客人很近,所以我们的动作一定要轻,这样才能避免打扰到他们……”比起描述工作内容时的寥寥几句,吴宗平在解释每个服务动作标准和这些标准背后的用意时更加侃侃而谈。
服务不难,难在分秒间的得体反应
除了这些可知的服务细节,还有会场中不可知的突发情况,“有一次接待时,我发现参会人员有变动,现场准备的座位名牌不对。”面对这种情况,吴宗平快速与部门确认后,及时更换了参会者的座位名牌。
“这个挺重要的,参会者到现场找不到自己的名牌,很影响他的体验。幸好吴宗平认识他,在入场前先跟部门确认及时换掉了名牌。这也是她的优势,记忆力特别好,有些我们不太能认全的,她都能记住……”主管王海静介绍道。
除此之外,面对会场中参会者的笔突然没水、湿巾用完了、激光笔不灵敏等小的突发情况,吴宗平作为会服行业的老人,也早有应对妙招,“我会在口袋里提前准备出1—2支笔和湿巾,现在干熟了,客人的一个眼神,我马上就能做出反应。”吴宗平说。
这些服务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每一个细节的背后都是为了让参会者得到更好的服务体验。7年的会服工作,大大小小千余场的会议服务,吴宗平从最初的“心里慌”到如今的“会前想周到,服务有准备”行业翘楚,不仅能够从容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还能把每一个服务动作做得又快又标准,一套动作做得行云流水、优雅美观,而这离不开她日复一日的努力训练。
从3瓶到5瓶,660g重量的背后是技能的提升
会服工作看似简单,但越简单的事儿越不容易干好。给客人倒水不难,难的是如何在减少打扰的情况下快速完成;摆放座位名牌不难,难的是在要求的5—10分钟内迅速更换20人的会议名牌,还得保证座位的正确和摆放的整齐统一;引导接待不难,难的是如何在看到参会者的第一眼就能准确地把他们引导到正确的座位……
而这些是会服员吴宗平每天都要面对的工作,对于如何做好这些,吴宗平的回答也很简单“练呗!”从一个动作开始,一次做不好就练两次,两次做不好就练三次、四次……N+1次,直到练成肌肉记忆,练到不需要过脑子就能做得很标准。“一瓶330毫升(≈330g)的矿泉水,我最开始托盘上只能放3瓶,现在能稳稳托住5瓶保证不倒,这样给客人换水的时候,就能减少来回走动的频率。如果不走路我甚至能把整个托盘放满。”吴宗平笑嘻嘻地说。生活同样也不会辜负每一个努力的人。日复一日的训练,年复一年的坚持,也让吴宗平迎来了工作的高光时刻,在去年滨海新区“金锤杯”滨海物业服务职业技能大赛上,她代表天易智慧物业公司获得了会议服务项目一等奖。工作上的小有所成,让吴宗平对未来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期待和规划,“我想要学英语,这样以后我就能接待外宾,服务更多的会议。既然做了,就把做到尽善尽美。”


会服工作看似简单平凡,甚至有点默默无闻,却在每一个细节中展现出不凡的价值。正如保税区的每一位职工,哪怕现阶段只是企业里的一颗“螺丝钉”,也同样是带动机器运转中最不可或缺的那一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