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遥宇航的创始人、董事长李峰辉的坚定信念下,他喊出了“生产中国人自己的商业气象数据”的豪言壮志。

2019年,还在天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李峰辉,看准了航天领域商业化的广阔前景,毅然创立了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云遥宇航”),决心在这片蓝海中乘风破浪。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梦想逐渐清晰且坚定——那就是用中国的气象数据服务全球。
云遥宇航自成立之日起,便启动了“云遥一号”气象海洋全球组网星座的建设工作。该星座由90颗高时间分辨率的气象卫星组成,旨在为全球提供精准的气象数据。短短五年多时间,云遥宇航已成功发射了2颗海洋反射探测载荷和16颗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掩星探测业务卫星。展望未来,云遥宇航计划在2024年发射41颗卫星,并在2025年底完成整个星座组网工作。目前,在轨卫星每日能生产超过万条大气廓线数据,有效提升了我国全球气象数据探测能力。

云遥气象星座组网完成后,将成为全球产能最大的商业气象星座,实现气象数据的全面国产化替代,并推动航海、航空等领域气象服务的全面国产化进程。
云遥宇航不仅拥有GNSS中性大气掩星廓线、电离层掩星廓线和GNSS反射数据等多种气象海洋卫星数据产品,还在2023年启动了国内首颗商业合成孔径雷达探测载荷的研发工作。面对研发时间紧迫、科研难度高等挑战,团队成员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成功攻克关键技术难关,云遥宇航自主研发的国内首颗商业SAR载荷将于2024年8月择机发射,该型号SAR载荷为国内首个双极化、多通道商业SAR载荷,具有低成本、低重量、小体积、高可靠的特点,各项指标均已达到业内领先水平。

凭借卓越的技术实力和管理水平,云遥宇航先后通过了ISO9001、ISO27001、ISO20000、ISO14001、ISO45001等多项管理体系认证,并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天津市瞪羚企业、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企业、天津市“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以及天津市滨海新区高层次人才团队。
在产学研合作方面,云遥宇航也取得了显著成果。2023年11月,云遥宇航上海子公司获批建立院士工作站;12月,“天津市微波遥感对地观测重点实验室”获批建设;2024年1月,云遥宇航与天津大学成立“海洋遥感技术联合实验室”。这些平台的建立不仅为云遥宇航注入了强大的创新活力,也极大增强了其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值得一提的是,云遥系列卫星掩星廓线产品在2023年7月14日通过了中国气象局业务准入评审,成为中国首个通过此类评审的社会化观测数据产品。此外,在欧洲气象卫星应用组织(EUMETSAT)对全球12家主要气象卫星数据机构、公司的掩星数据首次评估中,云遥宇航作为中国唯一一家民营商业气象数据提供商,其贡献的掩星观测数据量排名全球第二,数据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这一成就不仅展示了中国在商业化掩星技术领域的卓越成就与前沿进展,也标志着云遥宇航在国际化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在李峰辉团队的引领下,云遥宇航不仅带动了卫星平台公司、卫星测运控公司等产业链上下游的经济效益,交易金额高达数亿元,还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商业航天公司的快速健康发展。团队雄厚的技术积累和稳定快速的发展赢得了商业资本的青睐,截至2023年底,云遥宇航已累计获得数亿元商业资本的投资,为公司技术创新和持续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李峰辉团队的努力不仅为商业航天领域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航天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更多人才投身于科研事业,为实现我国航天事业的繁荣和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