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全总“559”部署安排,做好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及相关重点领域建会入会和维权服务等工作,6月14日,滨海新区总工会召开新就业形态及相关重点领域工会工作推动会。滨海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区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宫丽艳出席会议并讲话。区总工会党组成员、经审委主任张冬青作工作部署。

会上,天津港保税区群团工作部部长、总工会主席王文芳就天津港保税区工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工作作典型交流发言。

王文芳详细介绍了保税区总工会创新提出工会工作清单化、重点工作品牌化的工作思路,制定出台群团系统“三张清单”。暖心护“新”是保税区总工会为了让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不断有新的获得感,着力要实施的惠民清单中五大行动之一。暖心护“新”行动,从建强组织、打造阵地、提供服务三方面入手,聚焦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最关心、最急需、最现实的需求,着力把他们“吸引过来、组织起来、稳固下来”,让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背后有力量、身上有干劲”。
一是强化组织覆盖,工会“娘家”全程陪伴。多年来,保税区总工会在快递、物流等平台公司、楼宇、商圈等建立示范性工会组织,实现大量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组织覆盖、活动覆盖、服务覆盖;积极探索建立区块化、模块化、系统化、行业化组织体系,把保税区内园区、商圈、建筑项目、房产中介、跑团、跳团等健康运动团体重点行业等作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重点建会领域,将工会服务向零散个体有效延伸。创新入会方式,增强服务手段,成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联合工会,开通新业态微信客服号,建立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微信家人群,策划开展“工会喊你回家”纳新活动,在春节、端午节等重要节点,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送上新春慰问和暖“新”香粽,以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职工之家等服务阵地为依托,创新形式、丰富内容,常态化开展关“新”关爱活动,最大限度把劳动者组织到工会中来。
二是加密阵地布局,工会温度全时传递。近年来,保税区总工会大力营造“以企业为家、以工会为家、以保税为家”的和谐氛围,坚持把人力、物力、财力、资源配置等向基层倾斜,着力实施“三个一批”行动,即改造一批、提升一批、新建一批。不断拓展职工阵地体系的覆盖外延和服务内涵,在广大职工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身边加密站点布局、打造温馨港湾。截至目前,保税区总工会会同城环局等多部门在空港、临港、海港三个区域建立了一批户外劳动者服务站,配备饮用热水、药箱、暖贴、雨衣、工具箱、血压仪、充气泵、手机充电器等设备设施,并设置专门管理人员,在主要区域打造了“15分钟服务圈”,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户外工作时提供及时补给。将区内有条件的公厕改造为户外服务微站点,按需配置设施、补充易耗品和便民用品,实现户外服务站的服务动态实时监测。指导快递、物流等平台企业提升改造、新建司机之家,不断增加服务供给、缩短服务距离,让更多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有“家”可靠、舒心工作。
三是完善服务配套,工会关爱全维呵护。自2023年起,保税区总工会推出“全时空”错峰服务、“全周期”精准服务、“全方位”打包服务,聚焦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作时间和非工作时间的差异化需求,聚焦从小到老生命周期的发展需求,聚焦衣食住行、业教保医的多维需求,建立了联系广泛服务职工工作体系,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也囊括其中。炎炎夏日送上驱蚊液、矿泉水、折扇等丝丝清凉,凛凛寒冬送上暖贴、姜茶、热水等缕缕温暖,春季送文化送欢乐、秋季送知识送健康,免费体检、春联福袋、慰问礼包等方方面面关爱到位。
此外,保税区总工会坚持落实调解优先、预防优先、事心双解等“双维护”举措,构建“4+2”维权保障促进体系,充分发挥工会发现、排查劳动领域风险隐患的第一道防线作用,及时处置新就业形态劳资纠纷,通过普法讲堂、法律宣传、法律援助、工资集体协商等手段,切实维护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同时,印发《天津港保税区职工普惠清单》,坚持落实大病救助、住院慰问、学成奖励、法律维权、家庭关爱等十余项普惠举措,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排忧解难。
接下来,保税区总工会将持续深化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工作,推出更多务实举措,当好“娘家人”、做实“暖心事”,及时关注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安心上岗、舒心回家创造环境和条件,用情、用心、用力建好职工困难时想得起、找得到、靠得住的“职工之家”,切实提高广大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引导他们用实际行动贡献“新”力量、传递“新”温暖、彰显“新”担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