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7
6142
何宏年: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献身的优秀共产党员
何宏年(1918—1949),男,汉族,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异龙镇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革命烈士,解放战争时期英勇献身的优秀共产党员。
何宏年自幼读书刻苦,学习成绩优异。1939年,何宏年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秋,从云大附中(今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后,党组织派何宏年回家乡石屏县开展党的活动,以教师身份作掩护开展党的工作。1940年1月,根据中共云南省工委的安排,何宏年到个旧参与创办《曙光日报》,以记者身份开展工人运动,采写了不少反帝反封建的文章。
之后,何宏年转回云南省立石屏师范学校(今石屏县第一中学)任教。其间,领导当地进步青年组织“读书会”,组织青年剧团演出抗战话剧《凤凰城》,歌剧《农村曲》等。在学生中教唱《黄河大合唱》《游击队歌》等抗战歌曲,与李乔共同创作了云南省立石屏师范学校的校歌《石师颂》。动员一批毕业生到建水建民中学读高中,把建水、石屏党的工作联系在一起。
1943年下半年,党组织安排何宏年到云南日报社工作,先负责该报副刊《夜莺》的编辑,后担任采访部主任,登载爱国华侨陈嘉庚等人在昆明的演讲内容,揭露了敌人的残暴罪行。
1946年8月,党组织安排何宏年回石屏宝秀开展党的工作,次年转赴思普区(今普洱市、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临沧市的临翔区、双江县、沧源县等地域泛称为“思普区”)。在思普特支的领导下,他到碧光中学成立了勐住支部,同时,建立了统一组织景澜六军政委员会(景谷、澜沧、六顺军政委员会的简称),何宏年任副主任。1949年2月,何宏年、刘亚南等一起组建“云南人民自卫军普光部队”,何宏年任政委。为解放思茅,部队向思茅开进,何宏年得悉敌县长孙接武未在县政府的消息,马上率领战士前去其藏身的民房搜查。何宏年发现房中床下有一双皮鞋,便带头冲入房内。这时,藏在屋里的孙接武的弟弟孙振武连续向何宏年开枪,何宏年身中3弹,不幸光荣牺牲,年仅31岁。
来源:云南红河发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
返回顶部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ssbm=&fromcontentid=&enddate=&oldnodeid=&oldnewid=&oldcontentid=&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lxdwb_check&check_checkdate=2024/1/3 15:25:10&check_reasons=
/contents/6149/365472.html
举报电话:022-84906623
举报邮箱:tjftz@adm.tjftz.gov.cn
举报受理时间:9:00-11:30 14:30-17:3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