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8日,中共天津港保税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扩大)会议暨2021年工作会议以电视电话会形式在保税区临港商务大厦一楼报告厅召开。党委委员,天保控股公司领导班子成员,驻区机构主要负责同志,企业家中的两代表一委员,党委、管委会各部门正、副职,临港控股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天保控股公司中层正职,临港控股公司中层正职及二级子公司主要负责同志等参加了会议。
会上,审议通过了党委常委会向全会作的工作报告、抓党建工作情况报告、《天津港保税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天津港保税区落实美丽“滨城”战略2021年攻坚行动方案》,以及《中共天津港保税区第一届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决议》,总结了“十三五”期间特别是2020年的工作成就,明确了“十四五”时期和2035年远景目标,部署了2021年工作任务。最后,天津港保税区党委书记、管委会主任洪世聪作题为《坚定信念扬帆远航奋力开启“二次创业”新征程》讲话,为大家加油鼓劲、提振士气。

2020年是极不平凡、极不容易、极为特殊的一年。保税区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多项经济指标增速领跑全市,交出了一份敢为、勤为、善为的“保税答卷”。
疫情防控成效显著

高站位大力度推进
划分“六大战区”,组建110个“132”工作组,协调解决各类问题万余个。高标准做好空港医院、博乐诗酒店以及人流密集场所、冷链物流等重点部位防控,常态化疫情防控慎终如始。

重实干高效率落实
48小时完成空港医院改造;22小时“点对点”接回700名外地员工;3月上旬,外贸企业、“四上”企业全部复工。

聚合力心贴心服务
积极兑现各类惠企政策;协调18家银行和金融机构授信193户企业,授信额98亿元;为147家企业减免租金1847万元;增值税减免3271.6万元;以线上方式提供工作岗位1218个,千方百计让企业“活下来、强起来”。
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发展质效大幅提升
全年GDP增长11.3%
规上工业产值增长4%
限上商品销售额增长36.7%
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增长15%
内资到位额增长18.5%
GDP、限上商品销售额等指标增速领跑全市
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三产业比例提升为28.9:71.1。
贸易量比重占全市20%,位居第一;
现代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45.8%;
网络货运行业收入增长2.5倍。
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占比26.9%。
项目建设势头强劲
新开工5000万元以上各类项目191个。
落地天津市首个纯基础设施类PPP项目。
公共实训中心、临港湿地公园二期等10个项目如期竣工,成林道延长线、珠江道西延线、机场货运路拓宽改造建成通车。

改革开放活力迸发
自贸建设蹄疾步稳
率先出台支持保税维修再制造10条措施和4种模式;
成功进口我国北方首单临床急需药品;
玖富北方率先实现改装汽车出口零突破;
开创“分公司开户”新模式,178家企业开通FT账户。
政策功能持续突破
获评天津市唯一A级特殊监管区域、国家外贸转型升级基地,保税物流园区升级为综合保税区。
国际邮件互换局正式落地,跨境电商产业园项目完成验收。
天津粮油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上线,太重码头夜航成功试航,口岸功能不断完善。
国企混改稳妥有序
顺利完成47家国企改革任务。
组建环投集团,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天保能源成为全国首家获批H股“全流通”资格的能源类企业。
招商引资成果斐然
产业项目精准发力
优质项目:
引进重点项目1653个
新增世界500强项目37个
新增市场主体4679户
引入全球药企市值20强恒瑞医药、复星医药、新里程医院等优质项目。
龙头项目
霍尼韦尔、美新半导体等龙头项目成功落户。
入区发展
DHL华北运营中心、厦门国贸、新疆广汇等500强企业入区发展。
首都资源加速引入
全年承接北京重点项目385个,投资额1180.62亿元。其中央企投资项目72个,民企投资项目313个。联通视频、紫光软件等18个总部项目落户,引入高端人才5000余人。

创新能力显著提升
创新主体量质齐升
认定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02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33家,“雏鹰-瞪羚-领军”企业322家。
工业战新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33.1%。
科技领军型企业累计达23家,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累计达54家,技术合同交易额106.5亿元,居全市首位。
创新生态持续优化
相继成立氢能、海水淡化、海洋装备、生物制造4个产业(人才)联盟,均吸引百余家企业参加。
加快国家合成生物技术创新中心、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基地等战略性平台建设,创新载体35家,其中国家级8家、市级以上19家。
临港渤化、瑞普生物获批国家专业化众创空间,总数占全市50%。3项专利获市专利金奖,7家企业在新区获奖21项,居新区第一。保税区获批国家级绿色园区。
创新人才引培共举
全年引进各类人才近1500人,其中高层次人才112人。新增就业人数2.4万人,为企业申报稳岗返还等14项补贴7000余万元。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行政效能不断提升
“网上办”“马上办”“一次办”比例分别为98.7%、71.3%和99%,按时办结率100%。纳通防护率先实现“拿地即开工”,叮铃医生获颁新区首张互联网医院执业许可证,最简告知承诺审批拓展到9个行业17个类别,试点办理全市首单合伙企业财产份额出质登记业务。
民生福祉不断增强
贝赛思国际学校、逸阳小学等项目签约;空港医院二期、临港医院、临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稳步推进。圆满完成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和国家卫生城区复审任务。
安全底线坚韧牢固
完成134家企业驻厂式现场检查、巡查及“回头看”,实现危化企业及重点工贸企业三年巡查全覆盖。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特种设备等专项检查力度不断加大。
重大战略取得实绩
圆满完成2020年度各项扶贫考核指标,累计投入扶贫款1.6亿元。空港景观湖被评为市级最美河湖,基本实现“天蓝水绿风景美”。初步实现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和无害化处置。

党的领导不断加强
政治功能全面加强
广泛开展“四史”学习教育,严格党内政治生活,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发挥“一网两微四端”新媒体作用,开展系列主题教育,产生强大政治“源动力”。
法定机构改革向广向深
组织开展3次竞聘工作,推进薪酬改革,实行“三考合一”,落实“政治生日”制度,干部队伍“狼性”“血性”进一步激发,干事创业热情不断高涨。
组织力建设切实提升
新组建“两新”独立党支部50个,率先在新区达到互联网企业党组织组建率100%,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持续增强。
全面从严治党纵深推进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工作的各领域、全过程,始终保持正风肃纪反腐高压态势,深入开展不作为不担当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专项治理。
“十三五”成绩单
2020年保税区交出了一份敢为、勤为、善为的“保税答卷”,回顾“十三五”,保税区经济社会发展同样取得优异成绩。临港并入保税区,新增发展空间115平方公里。五年累计实际利用外资56.9亿美元、内资到位额721.8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623.9亿元,财政收入、税收收入、营利性服务业收入、商品销售额年均增速分别达到12.3%、12.7%、11%、7.8%。为“十四五”深化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十四五”开局之年、美丽“滨城”建设的关键之年,也是保税区三十而立之年。保税区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高标准完成全年既定目标,奋力夺取“十四五”开门红。
打造现代产业体系
全面开启“十四五”新征程。系统实施开放能级跃升、科技创新强化、新动能引育、空间布局优化、综合环境提升五大工程。不断夯实制造业“硬支撑”,全力推动空客新合作项目,推进民用无人驾驶航空试验区建设。持续壮大新动能“潜力股”,打造“生物制造谷”,壮大海洋经济规模,探索打造低碳园区,持续放大“北方声谷”集聚效应。大力发展研发设计、互联网服务、灵活用工、“贸易+结算”新业态,迅速抢占服务业“制高点”。
构建对外开放高地
制度创新释放发展效能。扩大FT账户应用,开展全功能资金池等跨境类创新业务。功能拓展引领产业升级,促进保税维修试点向更多领域延伸。国际合作提升开放水平,促进“一带一路”国家经贸合作。深化调整打造贸易强区,大力发展国际贸易新业态,持续做大临港区域口岸贸易平台。

掀起招商引资热潮
坚持“项目为王”,加快新动能引育,招引产业链中高端项目和人才。做好“首都文章”,打造首都项目“产业区”、“配套区”。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造、现代金融等重点领域,共建产业链,培育世界级特色产业集群。
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推进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深化创新平台应用,深化“一中心两广场多平台”双创格局,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加大创新人才引育,积极参与国际人才集聚区建设,探索打造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提升政务服务效率,完善企业开办“线下一站式、线上一网通”模式,发展“零见面”智能化审批。提升区域民生福祉,启动完全中学、空港四幼、五幼,临港嘉陵江道幼儿园等项目建设。
建设美丽“滨城”
持续建设美丽“滨城”,融入“双城”发展格局,做好空间规划研究,明确“三区两港”协同和联动发展策略,开展40个产业园区详细策划。推动Z2、M2线轨道交通启动建设,加快推动机场南片区开发。继续推进临港岸线修复、临港PPP项目建设。提升河湖水质生态功能,配合开展“蓝色海湾”整治工程。建成临港公共岸线、空港生态绿廊等一批高品质项目。
发挥党建引领作用
突出政治建设,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推进改革深化,持续推进“三考合一”改革和各类要素改革。建强基层组织,全年新建“两新”独立党组织30个。强化正风肃纪,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廉洁保税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发展环境。

“十四五”时期
“十四五”时期,天津港保税区将按照市委和区委的决策部署,抢抓京津冀协同发展、“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共建“一带一路”、自贸区建设、综保区扩建的战略机遇期,整体考虑、系统谋划,切实增强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以坚持改革创新驱动引领新动能培育为主线,系统实施开放能级跃升、科技创新强化、新动能引育、空间布局优化、综合环境提升五大工程,打造新时代引领全国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高地。
保税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
基本建成高水平开放、自主创新引领、新动能突出的国际化、现代化宜业宜居生态活力新城。
干在实处无止境,走在前列谋新篇。保税区以“归零重启”的心态、“二次创业”的姿态、“只争朝夕”的状态,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自由贸易园区、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宜业宜居国际生态活力新城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