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16日,以“链接世界、共创未来”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以下简称链博会)在北京开幕。
一杯牛奶,如何从牧场抵达餐桌?一台净水机,何以销往80多个国家和地区?链博会上,来自绿色农业、先进制造、生物医药、航空航天等领域的20家天津参展企业、机构给出了答案。
津企“上新” 过半数展商首亮相
在今年共赴“链”上之约的天津企业中,既有连续参展的“老朋友”,也有10余家首次参展的“新伙伴”。

天津云遥宇航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云遥宇航)是第一次参加链博会。“2022年8月10日12时50分,‘天津滨海一号卫星’和云遥气象星座04-08星搭载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成功入轨。”在云遥宇航展位上,测试工程师张雨辰正在给参观者讲解其展品——“天津滨海一号卫星”的模型。
作为展品讲解员,张雨辰一上午就接待了好几拨前来参观和洽谈合作的企业,微信上加了10多位有合作意向的新伙伴。“气象服务与各行各业紧密相连,我们希望通过展示自己的创新成果,与更多的企业建立联系。”据他介绍,云遥宇航的目标是建成90颗卫星组成的气象探测网络,实现对大气层、电离层全维度数据采集。目前他们已成功发射46颗气象卫星,每天可生产30000余条大气廓线产品和15000余条电离层廓线产品。待90颗卫星的目标达成后,他们可实现每12分钟至20分钟更新一次全球任意坐标的气象数据。
链博会不仅是促进全球供应链合作的桥梁,也是共享发展新机遇的平台。这里汇聚了各领域的新产品、新工艺、新场景与新生态,展现行业前沿趋势。
首次亮相链博会,远大健康科技(天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远大健科)拿出了怎样的拳头产品?
“这是我们新一代智能净水制冰一体机,6分钟能出12块冰。最近天气炎热,这款产品很受欢迎,这两天展会上,留下联系方式的就有60多人。我们之前也参加过各种展会,最头疼的就是‘求关注’——发传单、拉客户。现在企业规模越来越大,我们跟全世界谈生意更有底气了。”据远大健科销售经理马雪艳介绍,该公司所生产的净水机及相关配件热销美国、德国、法国、泰国等80多个国家和地区,海外订单占比超过90%。
据介绍,该公司有两种对外销售模式,一是自主品牌出海,通过互联网电商零售渠道销售;二是向国外客户销售定制化代工产品。“目前,我们在东南亚、中东等地区的市场占比较小,希望通过链博会,与这些地区的企业实现精准对接。”她说。
“对接成果如何?”面对记者的提问,马雪艳直言“不虚此行”。她告诉记者:“有的海外客商希望我们提供代工服务,有的则希望代理我们自主品牌的产品。”
不少企业在链博会收获颇丰。
7月17日16时,展会还没结束,天津市鑫华肠衣有限公司品控部经理吕楠就急匆匆地回了天津,为接待在链博会上交到的新朋友进厂参观做准备。
这是一家中日合资的香肠肠衣生产企业。他们每年从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采购原材料,年产近3000桶的肠衣全部销往日本及德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等欧盟国家。去年,该公司产值近2亿元。
“这是我们第一次参加链博会,原本以为这么垂直的行业,不会有太多收获。没想到,连续两天的交流洽谈,就收获了多家海外客商的合作意向。”吕楠说。

天津食品集团工作人员与塞尔维亚商务展团代表洽谈合作。
以“链”会友 “手拉手”寻商机
天津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津食品集团)是链博会的“老朋友”了。在绿色农业链展区,飘着煎牛排香味的展位围满了参观者。
“尝尝我们的牛肉,来自在北纬41°至45°黄金畜牧带的。桂顺斋糕点、海河牛奶、迎宾火腿、王朝葡萄酒,都是天津响当当的产品。”天津食品集团品牌主管刘灿拿起一袋煎饼果子味儿的海河牛奶,递给一位国外参观者,“您尝尝,这是天津的‘网红’特产!”
相比其他展会,链博会除了展产品,更侧重展链条、展生态、展场景。天津食品集团今年携18家旗下品牌亮相,全面展现“从一粒种到一桌餐”的全链条掌控力。
“第一届链博会,我们只展出两条完整产业链。今年,我们七大板块产业链全景呈现,展位人气爆棚,咨询的客户络绎不绝,我们天津品牌的影响力较之前有了显著提升。”刘灿说。
展会上,香气四溢的美食像磁石般吸引着参观者,他们循着诱人的香味而来,在展位前大饱口福。
在百胜中国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胜中国)展位,料理台飘来现磨咖啡的醇香,冰淇淋机旁,工作人员笑着将一个个冰凉细腻的冰淇淋递给排队的参观者。
在这里,一个巨大的“肯德基经典全家桶”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数十家供应商的logo(标识)像炸鸡块般错落有致地“盛放”在桶身,每个标识背后都藏着一段“从农场到餐桌”的故事。
自1987年第一家餐厅开业以来,百胜中国已在中国超过2300个城镇经营6个品牌、超16000家餐厅。优质与创新的美食体验背后,依托的是强大的供应链生态体系。“当前在面对全球产业链重构的时代浪潮下,百胜中国将携手供应商伙伴努力构建开放、共生、韧性、可持续的世界级供应链生态。”百胜中国供应链管理副总裁陈建平表示。
企业以“链”会友,“手拉手”同筑产业生态圈的同时,“天津制造”的产品含金量在不断上升。
这两天,天津晟原科技有限公司外贸部负责人丁菲一直忙着接待参观者。几位巴西参观者的到访让她印象深刻。“大家非常喜欢中国制造。翻译说,他们一听说是天津生产的电动休闲三轮车,纷纷竖起大拇指表示,产品错不了!”据丁菲介绍,目前,该企业生产的电动三轮车、电动四轮车已出口到墨西哥、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去年公司产值超3亿元。
原本17时30分结束的展会,丁菲及同事们待到18时才离开。“来了这么多海外朋友,我们舍不得早早回去,希望通过链博会这个平台,找到更多的合作伙伴。”她说。
看好天津 外商“加码”布局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链供应链合作体系已融入诸多企业的发展中。随着供应链韧性优势的显现,外商持续“加码”天津市场的决心更加坚定。
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诺和诺德)从“链接全球创新”“链启慢病管理”“共筑健康中国”等方面展示其植根中国30余年的成果。截至目前,诺和诺德已将22款创新药物和11款创新注射装置引入中国,覆盖糖尿病、肥胖症、罕见病等多个疾病领域,截至2024年底,已累计帮助超过4100万名中国患者。
“天津生产厂作为诺和诺德全球战略性生产基地之一,面向全球市场供应耐用注射器械及制剂成品,已实现87%本土化采购,其中约70%来自京津冀地区。”诺和诺德全球高级副总裁兼大中国区总裁周霞萍表示,诺和诺德天津生产厂自成立以来不断增加投资,加速在津发展步伐。不久前,诺和诺德与天津经开区管委会签署合作谅解备忘录,拟投资约8亿元,启动天津生产厂质量检测实验室扩建项目,预计2026年底建设完成。项目建成后,将更好地保障产能提升和高品质生产,确保高品质的药品交付。
诺和诺德在天津的蓬勃发展,是跨国企业深耕中国市场的一个缩影。眼下,一大批行业龙头企业在天津安家落户,开放的产业生态使这些企业拔节成长。
作为链博会“回头客”,霍尼韦尔(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霍尼韦尔)聚焦高端制造、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航空,展示了一系列创新技术与解决方案。
“我们超95%的实物展品是由中国团队针对本土市场研发、制造的。此次链博会上发布的智能船舶解决方案就来自天津工厂。”霍尼韦尔中国总裁余锋表示,天津是霍尼韦尔在中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支点。“霍尼韦尔在中国有7个绿色工厂,其中2个位于天津,天津工厂已成为集团在华关键的创新与制造枢纽。天津的产业生态很好,我们携手当地合作伙伴积极推动智能制造、航空、石化等行业在天津的发展。”他说。
从“求关注”到“客满门”。近年来,天津企业以智能制造、绿色低碳、数字转型为引擎,提升核心竞争力,在国际舞台上展现出强劲实力。通过深化全球市场合作,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构建更具韧性和竞争力的产业生态,助推“天津制造”闪耀全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