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回收利用工业废气二氧化碳及净化再利用”……近年来,位于天津港保税区的企业渤化永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化永利”)在碳排放中不断挖掘“第二矿藏”日益显现出的可观价值和巨大潜能。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能源革命。
2020年9月,中国在联合国大会上向世界宣布了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今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正式启动,据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数据显示:截至8月13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651.88万吨,累计成交额3.29亿元。如期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目标,无疑对企业提出了更高要求。


试车投产
近日,记者从渤化永利公司获悉,渤化永利重点节能减排项目二氧化碳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项目试运行成功,产出合格食品级液体和固化二氧化碳产品。
“我们利用现有园区合成氨、甲醇装置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通过变压吸附及精馏纯化、液体二氧化碳固化等工序,生产出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和食品级固体二氧化碳。”渤化永利所属食品添加剂公司总经理张润江向记者介绍,本次二氧化碳废气回收及综合利用项目投产后,每年可回收利用二氧化碳气体10万吨,年产液体二氧化碳10万吨、固化二氧化碳(干冰)1.5万吨。
节能减排
据了解,渤化永利是华北地区较早生产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的企业,现在新区运行的一套5万吨食品级液体二氧化碳装置于2012年5月4日投产,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和产品检测能力。至新项目建成投产,渤化永利已经具备年回收15万吨二氧化碳废气的能力,在实现6500万元年产值的同时,节约标煤0.75万吨。
“我们越来越强烈的认识到,节能减排做得越好,盈利就越高,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更加明显,我们在行业内的竞争力就越强。”渤化永利所属食品添加剂公司总经理张润江说。
今年以来,渤化永利全面落实党中央“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以打造“绿色低碳、循环利用、科技领先”智慧园区为目标,不断加强能源管理系统建设,实施生产装置节能降耗、高压锅炉“煤改燃”等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同时,加快新能源产业布局和能源再生循环利用,组织建设了加氢母站及余压蒸汽发电、低位热能制冷、光伏发电等项目。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起步期,保税区在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将展现保税作为,狠抓生态环保,继续提升能耗双控工作成效,推动煤炭消费总量控制工作。对于下一步节能减排工作,渤化永利信心满满,将持续积极构建清洁、低碳化的绿色能源结构,控制煤炭消耗总量和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保持逐年下降趋势,为保税区高质量发展注入“绿色”新动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党建工作部是保税区政务网站(www.tjftz.gov.cn)主管部门,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务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