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大学低空经济规划与应用研究院(以下简称“天大低空研究院”)成立仪式暨天津大学低空产业学术研讨会在天津大学召开,临港控股党委书记、董事长樊在义,天津大学校长柴立元及相关行业专家出席活动。
作为天津大学布局低空经济领域的重要行动,天大低空研究院将充分依托天大深厚的工科积淀与交叉学科特色优势,秉持开放协同理念,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融合。通过持续发力基础研究、攻坚关键技术瓶颈、推动科技成果产业转化,为中国低空经济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注入“天大力量”。
临港控股作为该研究院战略合作单位,双方将在发起成立环渤海低空产业联盟、申请国家级及市级重大科研项目、建设低空+海洋经济领域联合实验室、设立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联合培养计划、开展低空飞行器起降场和低空产业园区标准化规划设计研究等方面开展合作,共同加速推进低空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低空经济发展。
自2024年低空经济元年以来,临港控股立足区位优势,优化产业布局,逐步完善低空基础设施建设,获批临港区域170.3平方公里中型无人机飞行空域使用权;提升改造天津港保税区飞行服务中心,自投入运行以来,已接待包括中航直升机研究所(602所)、飞马机器人、蜂巢航宇、天航智远、航大汉来、美团无人机等10余家无人机企业到场试飞测试,目前已完成约2400架次试飞测试任务;新建3600平方米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起降场,引入eVTOL测试取证服务。不断优化低空飞行服务保障体系,按照民航局B类飞行服务站标准搭建天津港保税区飞行服务站,实现飞行计划申请与审批、航空情报服务、气象保障服务、协同管理、飞行器及人员信息管理等功能。同时,探索环渤海海洋特色“低空+”应用场景,在临港岸线开展常态化无人机岸线巡检作业、城市智能化市政管理巡检、锚地物资配送、海上平台物资配送、海洋载人特色文旅等场景,以多元化的应用场景推动产业快速发展。
下一步,临港控股将持续依托区域资源禀赋及天大科研支撑,构建飞行服务智慧枢纽示范平台,探索公共安全应急救援一体化的联合智慧管理体系,打造覆盖京津冀城市群、辐射环渤海经济圈的低空融合应用示范项目,助力京津冀低空产业高飞。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