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天津多个民生工程建设施工现场依旧热火朝天,一片繁忙景象。工人们用勤劳与汗水铸就项目早日竣工,从而造福周边群众。
距离“京津绿肺”宁河区七里海国家湿地自然保护区不远的乐善村,惠及1600余户居民的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及乡村道路硬化工程正在加紧建设中。走在乡间,空气清新自然、道路整洁美观,绿树红砖瓦房映衬下,美丽乡村近在眼前。

潮白河畔·乐善水乡建设项目是宁河区14个环七里海合村并居项目之一,位于北淮淀镇乐善村,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新建污水管网24.9公里、户厕改造1502套、一体化污水处理站2座、道路修复提升29公里。该项目在规划中融入了“民生+生态+文旅”概念,是宁河区“农文体商旅”融合发展的重点项目。
“正是得益于乡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当地正谋划发展民宿项目,壮大乡村经济。”中铁十八局集团建安公司宁河项目部副经理杨文介绍,前几年,京津冀地区最大规模的农村真空污水处理系统在宁河区造甲村建成,对改善当地环境,提升周边湿地与河道水质起到了重要作用。延续前些年施工经验,项目部又在乐善村及大王台村实施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项目,对环境的改善效果已经初步显现。
记者在大王台村探访了负压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情况。在村头走进一处位于地下的站房,这里虽然空间不大,但负压设施及污水处理装置一应俱全。宁河项目部负责技术支持的田全告诉记者,仅此一处站点,每天就能处理250吨的生活污水。
如今,这些污水处理设备均实现了自动化运转,随着大王台村多个生活污水处理站点的建成,3400余户居民将告别昔日雨污横流,到了夏日河沟里臭气熏天的局面。环境改善了,乡村的美好生活更有盼头。

相距不远,同样由中铁十八局集团建安公司承建的武清区王庆坨镇污水处理厂及配套项目新建与改造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王庆坨被誉为“自行车小镇”,辖区内拥有大量自行车相关的生产配套企业,产业园区蓬勃发展。但与此同时,也会产生大量工业污水。再加上生活排出的污水,这些都将给区域环境带来负担。为此,该施工项目将新建第三污水处理厂,建筑面积为1842平方米,同时改造提升第二污水处理厂。项目投用后,污水处理厂的日处理能力将从目前的5500吨增长到15000吨,助力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董作伟是负责现场的劳务工长,在施工一线带领工人开展修砌配套建筑、刷防腐涂料等工作。“趁着施工条件好,大家都铆足了劲加快进度,争取早日完工。”

民生工程属于良心工程,施工全流程马虎不得。在项目总工傅强看来,王庆坨镇所在的武清区属于京津冀三地交汇点,区位优势凸显,在加快发展经济的同时环保问题同样不能忽视。“推动污水处理厂能够早日投产,对助力区域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对此,项目部责无旁贷,要尽全力保质保量完成施工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