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港促产、以产兴城、以城聚人,是推动沿海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为响应天津“十项行动”中关于港产城融合建设的战略部署,2025年5月19日至23日,滨海新区融媒体中心调研团先后赴广东省深圳市、浙江省宁波市和山东省日照市的重要港口和典型企业开展实地调研,以沿海经济带先行实践的“他山之石”,为滨海新区的港产城协同发展提供可借鉴、可落地的路径参考与创新范式。
近日推出《探访华大集团时空中心:进入基因世界 解锁生命密码》。
“当年,华大为什么要参与承担人类基因组计划1%测序项目?”“如何来认知生老病死、万物生长、生命起源?”……带着这些疑问,5月20日,调研团一行来到华大集团全球总部——华大时空中心,观摩前沿基因科技成果展示,聆听创新技术应用案例分享,沉浸式探访基因科学的奥秘。

坐落于深圳盐田的时空中心,巧妙地与周边的山海环境融为一体,其整体设计迸发着浓郁的未来感和蓬勃的生命力。进入时空中心,仿佛踏入一个穿越生命中心法则和时空法则的奇幻世界。
在这里,调研团遇到了华大集团天津区域总经理赵静。从参与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的“中国卷”到自主完成水稻基因组测序,再到为应对全球公共健康挑战提供技术支持与方案,在赵静的娓娓讲述中,调研团对于“基因科技造福人类”有了更深刻的认知。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成功,昭示着人类对自身的了解迈入一个新的阶段。它使人类第一次得到自身全基因组序列的信息,为后续大量研究提供了‘导航仪’。也正是人类基因组计划测序项目,为基因技术在中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赵静告诉调研团,在完成人类基因组计划草图后,华大就将目光投向了水稻的测序研究。水稻基因组计划是华大自主启动、独立完成的第一个大项目,向世界展示了华大的全面科研实力。

很难想象,基因技术会与沙漠产生联动。在时空中心,一张沙漠绿洲图片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目光。2017年,华大万物将“沙膜技术”应用于内蒙古乌兰布和沙漠,如今,乌兰布和沙漠改造示范基地已成为一片人造绿洲,70余种作物竞相生长。
融入时空中心楼道立柱的胡杨木,藏在水池边的水熊虫模型……调研团漫步在华大时空中心,更是惊喜地发现不少打卡点。在这里,灵活呈现着生命科学领域的各项前沿技术成果和华大先进技术平台,多维度展示模型机、珍稀标本及生命科技演化史、工具自主发展史和华大发展历程。

创新是根植于深圳血脉里的基因。在华大,创新有了更具象化的展现。作为全球领先的生命科学前沿机构,华大不仅实现了基因测序仪、DNA合成仪等关键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和全球引领,更是在生命起源、意识起源等前沿研究领域不断实现突破。2024年,华大登山队还成功登顶珠穆朗玛峰,带回了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与脑电数据。

作为从深圳发展壮大的全球基因科技龙头企业,华大集团与滨海新区的渊源颇深,可追溯至2011年,彼时便前瞻性布局成立天津华大基因科技有限公司,从事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研发、运营业务。“天津华大基因已服务上百万次医学检测,其中包含出生缺陷、肿瘤检测等项目。我们在服务天津当地的同时,也带动其他9个省市的基因检测服务。天津也成为我们首个实现无创和耳聋基因筛查全覆盖的城市。”赵静表示。

如今,天津华大基因联手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组建全息组学实验室,开展白血病基因组测序的基础研究。“我们在细胞生态海河实验室落地了DCS实验室,并先后将DNBSEQ-T7测序仪、单细胞测序技术、时空技术等前沿设备与技术引入实验室,为血液病研究提供前沿支撑。依托该平台,华大联合多方启动‘血液生态10亿细胞多组学计划’,旨在通过新技术推动血液病诊疗革新。”赵静介绍说,“该计划以‘2标4P’为目标,产出标志性科研成果并修订行业标准,实现疾病预测、预防、精准治疗及患者全周期管理。目前,团队已挖掘一批诊断标志物及治疗靶点,有望以靶向药和细胞治疗替代传统放化疗,降低轻症患者费用负担。未来,华大将构建全周期健康管理体系,助力国家医疗减负,惠及更多患者家庭。”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