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铁路勘察设计这个“男性扎堆”的硬核行业里
有这样一位“女战士”
她参与30+铁路干线设计
带着团队21天啃下硬骨头
创下企业投标新纪录
她用20年从“跑腿小妹”逆袭成副总工
让所有人惊呼:“女生搞技术,照样能当火车头!”
今天,我们走进中铁六院“站场百科全书”孙焕杰的开挂人生,看她如何在钢筋铁骨的世界里,书写女性的无限可能!

职场新人时期被看轻?她偏要打破“女性天花板”
2004年,刚从北交大毕业的孙焕杰揣着梦想入职,却被现实泼了冷水:同期男同事们进步飞速,勘察、配合施工现场,甚至已经带项目,她却只能打印图纸、跑腿打杂。
“女同志体力跟不上,复杂项目扛不住”——这种“行业共识”像块石头压在她心里。
但这个山东姑娘偏要“杠到底”,“凭什么男生能干的,我干不了?”憋着一口气,孙焕杰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扎扎实实完成每一个“小活儿”,磨砺中不断学习专业知识。这股子“不服输”的劲儿,让她在打杂的第四年等来了转机。

临危受命!她捅破了行业“窗户纸”
2008年,枢纽改造项目审查在即,负责人刚好出差。
“小孙,要不你试试?”面对领导的信任,她盯着汇报材料,既兴奋又忐忑,手心全是汗——
要知道,多数年轻设计师只专注单一领域,而她得把整个枢纽的规划、技术、施工全讲透!
那次她把自己泡在办公室:深入学习整理每个项目细节与专业知识,演示的PPT背的滚瓜烂熟,凌晨还在模拟答辩场景。
这次经历,让她打通了任督二脉:“以前零散的知识突然串成了网,就像玩拼图,突然看懂了整张图的样子!”
这次破茧,直接为她后来成为西安至成都高铁的项目副总体埋下伏笔——那条让“蜀道难”变“半日达”的超级工程,背后就有她的身影。

40℃高温扛设备,-20℃雪地改图纸!她的字典里没有“娇气”
铁路设计是脑力+体力的双重暴击:
在岭南,她顶着近40℃高温踏勘选线;
在东北,零下20℃的严寒里坚持勘测,现场解决施工难题;
在项目攻坚期,她带着团队21天连轴转,硬是把天津枢纽北民联络线项目做成了行业投标模板。


如今,这位“行走的百科全书”带团队搞驼峰设计、口岸站规划,牵头制定两项行业标准,成了后辈们眼中“比男同志还拼”的技术大拿。
从被质疑“女生吃不了苦”,到成为团队主心骨,孙焕杰说:
✅ 打破“自我设限”比外界偏见更难:别用“女生该怎么样”框住自己,技术岗位只认实力;
✅ 把“打杂”当“升级”:打印图纸时多问一句“这张图关键数据在哪”,打杂跑腿时多听两句专家讨论,都是在攒经验值;
✅ 带团队要当“发光体”:自己啃下硬骨头,比说教100次更有说服力——她的工位永远亮到最晚,年轻人说“看孙总在,心里就有底”。
现在的她,最骄傲的不是奖章,而是团队成员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为铁路工程建设贡献力量,推动行业向标准化、规范化迈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