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皆有因,万物皆有源”,对于生命科学来说,要想做到真正的循因溯源、破译万物的“生命密码”,就不得不提到基因科技和测序技术。有这样一群人,一直在以“基因科技造福人类”为使命愿景,默默深耕基因组学应用和装备领域,用成果捍卫科研荣誉,守护生命健康。华大集团天津总经理倪培相博士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之一。

倪培相,男,汉族,1979年7月生, 2001年毕业于南开大学生物系。毕业后加入华大集团从事基因组研究相关工作。2023年被评为滨海新区“最美科技工作者”,入选2023年第三季度“天津好人榜”。
初登科研“舞台” 打赢“水稻竞赛”
进入基因检测行业22年来,倪培相先后荣获中国科学院杰出科技成就奖集体奖、天津市创新型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天津市“131”创新人才团队等荣誉称号。作为基因组学科技工作者先后参与多项重大科研项目,迄今共发表文章20余篇,发明专利4项。其中令他最难忘的是作为“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项目中的信息部分协调负责人,参与组织并实施了水稻基因组计划的经历。
“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项目,是第一个用全基因组鸟枪法完成的大型植物基因组项目,破译了水稻这一重要经济作物的生命密码,为今后的大型植物基因组的序列分析奠定了重要基础。通过对水稻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不仅获得大量的水稻遗传信息,而且还有助于全面了解小麦、玉米等其它重要经济作物的基因组,从而带动整个粮食作物的遗传机理与基础应用研究,可为全人类的食物安全提供保障。
水稻在我国有7000多年的种植历史,然而在我国启动“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之前,日本科学家已提前5-10年开展该领域的研究。倪培相参与到“中国杂交水稻基因组计划”中时,正是项目最艰苦的攻坚期,他作为青年科技工作者,初出茅庐便要承担生物信息分析的海量压力。据项目成员回忆,“为了追赶进度,华大平均一台机器一天检测1100个样品,我们晚班时睡在机房里,每隔3小时起来上一次样。”而上样后的检测结果分析部分全部由倪培相负责的项目小组承担。为了赢得这场“水稻竞赛”,全体工作人员争分夺秒,不眠不休,在内有资金紧缺、外有国际竞争的不利环境下,凭借精准高效的技术实力、高强度的作业方式和顽强的科研精神,领先日本发布了研究成果。该项目研究成果——水稻基因组“精细图”,是第一张农作物的全基因组精细图,对物种基因预测、基因功能鉴定的准确性以及基因表达、遗传育种等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2002年5月28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将该成果列为近代中国生命科学对世界三个主要贡献之一。
聚焦妇幼健康 助力精准扶贫
2013年,倪培相北上天津,带领天津华大团队相继推出“新生儿遗传代谢病检测”“无创产前染色体整倍体基因检测”“肿瘤基因检测”等系列新型检测项目,用最新的基因组学技术守护健康天津。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女性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之一。截止2023年,倪培相带领的团队在天津地区完成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检测近8.72万例,发现病毒感染者8200余例;在出生缺陷防控方面,他们完成天津地区39.11万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无创基因检测,发现唐氏综合征(21号染色体异常)在内的各类染色体非整倍体胎儿逾3570例;累计完成先天性耳聋基因联合筛查77.17万例,发现致病基因携带者逾4.1万例。通过早发现、早治疗,2300多个宝宝原本注定聋哑的命运被彻底改变,通过真正实现了前沿技术造福百姓生活。
他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和卫生公共事业。2015年在滨海新区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倪培相带领团队在国家级贫困地区陕西省商洛市开展出生缺陷公益检测,累计发现当地各类染色体异常胎儿172例;完成先天性耳聋基因联合筛查4.89万例,发现耳聋受累者和突变基因携带者3089例;累计完成新生儿遗传病代谢病筛查4.89万例,发现高危新生儿613例,为当地精准扶贫,防致贫、防返贫做出重要贡献,得到当地百姓高度赞誉。

不忘赤子之心 朝着梦想前进
在天津华大,员工们很少以“倪总”来称呼倪培相,大家更多地叫他“倪老师”,似乎与充满“狼性”、“KPI”、“市占”的企业高级管理者身份相较,恬淡而书卷气的老师形象更符合他的书生气质;他精益求精的钻研精神,乐观顽强的工作态度也使天津华大形成了与其他企业稍显不同的团队面貌。
在抗疫时期,倪培相和员工吃住在一起,第一时间组织团队投身到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的研发工作,协助总部成功研发出新型冠状病毒3小时出检测结果的试剂盒,成为国内首批正式获准上市的抗击疫情的检测产品;带领员工志愿者,跟随华大集团“火眼”抗疫团队支援哈尔滨、青岛等突发大规模疫情地区;在2022年初天津疫情最焦灼的时段,倪培相集结天津“火眼”检测团队,先后完成了天津市对入境人员筛查、对社会公众核酸检测等紧急任务,他本人冲在实验一线:取样、信息录入、核酸提取、废弃转运,哪个岗位缺人他就去哪里,忙得风风火火。
员工劝他休息。“这才哪到哪?照我当年做水稻基因组的时候还差得远!”
好汉也提当年勇,倪培相眼里闪着光。初心不改,一如22年前多少个不眠不休的夜晚,为了破译水稻基因组“精细图”,为了捍卫科研荣誉,为了“基因科技造福人类”的蓝图愿景而勇往直前的模样。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