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主任,鉴诊的速度加快些。”“李主任,留观区有位接种者不太舒服。”“李主任,您看下系统……”在天津港保税区博迈科移动接种点谈起李主任,这里的工作人员无人不知。她就是来自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护理部的李俊花主任,同时也是博迈科移动接种点的医疗队队长,虽已57岁,但连日来她在接种点忙前跑后,各种沟通协调,大家不禁为李主任及其团队的专业素质、敬业精神和精神面貌点赞。
初见
“您好,哪位是李主任。”“和保税区应急局工作人员正在沟通的那位穿紫上衣的就是。”4月13日,记者在博迈科移动接种点询问了一位现场服务的志愿者,他在接种点的人群中很快找到了李主任。“您等我一会儿,我先处理下工作上的事。”白衣外边套着一件紫色上衣的李俊花显得十分干练,穿梭于接种点内的她步频很快,说起话来也是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很难看出她已年近六旬。
感受
李俊花真的很忙,想聊上几句,只能“见缝插针”。“现场组织有力,保障到位,保税区工作人员和企业的志愿者与我们医护人员配合默契,使我们的接种工作得心应手,我们累并快乐地工作着。”谈起连日来在博迈科移动接种点的工作,李俊花开门见山地说出内心的感受。




肯定
据李俊花介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院领导十分重视此次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成立两支移动接种队,并进行了前期培训,她是其中一支队伍的队长,负责保税区博迈科移动接种点的相关工作。“接种前,保税区应急局、社发局以及博迈科的工作人员带着我们查看现场,熟悉每一个环节,看完现场我从内心佩服保税区的筹备工作,从入门信息核对,到鉴诊、登记、接种、留观,作为‘外行人’能把接种点各环节布置的如此到位,说明保税区领导重视此项工作,负责筹备的部门和企业也非常用心。”李俊花不禁竖起了大拇指。
日常
关注接种点各个环节运行状态,对发现的问题沟通协调立即完善,这是李俊花在接种点的日常工作,看似简单,其实很耗费精力和体力。“昨天下午,老伴儿给我发微信,问我什么时候能回家吃饭,他的微信我自动过滤了,根本顾不上回复。”据李俊花介绍,爱人很关心她,虽然每次从接种点回家已经很晚了,但还是一直等她回家。每天到家后,她忙碌的工作状态依然持续,不仅要总结当天的接种情况,还要进一步优化流程并联络转天接种事宜,直到次日凌晨才能睡觉,期间根本顾不上和丈夫聊上几句。交谈间,李俊花从挎包里拿出药物服下,李俊花的身体不是很好,包里装有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六、七种药物,每天在接种点至少要吃三次药,但在工作中,她就像上满弦的机器人,不知疲倦。
保障
“我们每天至少有32名医护人员在接种点工作,这些天队员们也很辛苦,但队伍充满正能量,没一个人叫苦喊累提困难。”谈起队员们,李俊花流露出欣慰的笑容。据了解,为保障博迈科点位接种工作顺利开展,医院抽调院内骨干力量支援,其中不少人打过硬仗,参与过“滨城大筛”,虽然工作强度高,虽然有的队员家中孩子还小,但大家克服困难,舍小家为大家,相互鼓励,忘我工作,吃饭轮流进行,忙起来一上午顾不上喝口水,甚至把上厕所的时间都“挤”到短暂的午饭后,大家全力保障疫苗接种工作。
有序
谈起博迈科接种点的疫苗接种工作如此高效,李俊花感受颇多,对现场各方工作人员赞不绝口。博迈科的工作人员是接种点的志愿者,现场各环节、各区域都有志愿者的身影,虽然接种职工很多,但等候的队伍井然有序,尤其登记台和接种台的志愿者,会提前提醒接种职工把左臂露出来,把同意书沿虚线撕下来,这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有效优化了接种流程,给医护人员提供了方便,提高了工作效率。除了企业组织有序外,作为博迈科接种点前期筹备及现场保障的牵头单位,保税区应急局的领导干部也付出很多,他们扎根一线,积极协调为医护人员做好各项保障,对现场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协调解决,全力以赴支持医护人员工作。
协作
据保税区应急局副局长程明俊介绍,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滨海医院的医护人员精神面貌特别好,这也给现场的所有工作人员注入了强大动力。此外,保税区上下团结协作,管委会领导亲临一线调研,社发局对接种点进行驻点指导,临港高新局和临港控股公司调派工作人员现场服务,服务中心积极做好后勤保障,企业也派出志愿者维护秩序,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助力疫苗接种工作高效有序进行。
短暂的交谈在李俊花的忙碌中结束,她表示:“通过这几天的接种工作,给我带来很多感动,我要为接种点现场所有保障人员敬业的精神,严谨的态度点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