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18日下午,第十四届航空航天月桂奖颁奖典礼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晨兴音乐厅成功举办。
航空工业党组书记、董事长谭瑞松,中国航发党组书记、董事长曹建国,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书记曹淑敏,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航空工业总经理、党组副书记罗荣怀,中国民航局总飞行师万向东,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二司副司长王瑞华,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主任杨景百,国防科技工业局新闻宣传中心党委书记范兴敏,航天科技党组副书记方向明,航天科工党组副书记陈国瑛,航空工业党组副书记李本正,兵器工业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植玉林,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副书记赵罡,西北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侯成义,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助理吴启晖,来自军委科技委、海军装备部、空军装备部、火箭军装备部以及中央部委、相关高校和航空航天业界的领导与嘉宾出席了本届颁奖仪式,并分别为获奖人颁奖。
直升机所总设计师邓景辉荣获航空航天月桂奖技术先锋奖!


海军装备部领导、空军装备部领导为邓景辉颁奖
十年磨一剑,一朝试锋芒,邓景辉在颁奖典礼上深情告白。他表示,能代表航空工业直升机所研发团队获得月桂技术先锋奖内心十分激动,也深受鼓舞和鞭策。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直-20首次公开亮相,飞越天安门广场,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他和团队的内心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自豪。
邓景辉还回忆了直-20的研制历程,他表示研制团队不是泡在设计现场研究枯燥无味的试验数据,就是奔赴高原、雪地,极寒、高温湿热的外场,追逐着试飞的直升机奔跑着,求索着……最终通过科技自立自强和全价值链的通力合作,实现了多项核心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使直-20成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多用途战术通用直升机。它可以全疆域自由翱翔在祖国的蓝天上。邓景辉认为,这就是科技创新的力量!在建设新时代航空强国的征途中,创新永无止境!

技术先锋奖
技术先锋奖是为了表彰在技术科研领域自主创新、自立自强、勇攀高峰的奋进者;它代表着评选期间里航空航天领域中最具有突破性的研制成果。
在颁奖前夕,邓景辉还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采访,讲述直-20科研攻关中的故事。

今年共有12位获奖人和团队分别获得了“携手合作”“技术先锋”“大国工匠”“英雄无畏”“飞行精英”“领导单越”“终身奉献”等七大奖项。经过评选,长征五号系列火箭总设计师李东、航空工业直升机所总设计师邓景辉获得技术先锋奖;北斗三号卫星总指挥迟军与西北工业大学校长汪劲松获得领导卓越奖;飞机设计师陈一坚院士和航空发动机专家尹泽勇院士被授予了终身奉献奖。此外,还有6位个人和团队获得携手合作奖、大国工匠奖、英雄无畏奖及飞行精英奖。
本届航空航天月桂奖的评选汇聚了近两年来航空航天领域的“大事件”,包括直-20先进中型通用直升机亮相国庆阅兵、AG600大型水陆两栖飞机成功实现海上首飞、长征五号火箭飞向火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实现全球覆盖、ARJ21喷气支线客机的批量交付、国产大飞机C919开展六机四地试飞、“世界第八大奇迹”——大兴机场的建成等重大事件。
航空航天月桂奖于2005年由航空工业集团所属《国际航空》杂志社,联合中国军工记协、《中国航空报》、美国《航空周刊》共同发起。

它的设立旨在“弘扬行业精神、讴歌骨干精英、探索新知前沿”,面向航空航天领域做出重大突出贡献的技术专家、英雄飞行员/航天员、民航飞行员、企业管理人员/大国工匠等进行褒奖。
迄今为止航空航天月桂奖已成功举办了14届,共有90人次、25个团队获奖,获奖者包括院士专家、学科带头人、飞行英雄、企业家、一线劳模,以及来自国内外航空航天企业、民航、空军、海军航空兵、陆军航空兵、高校代表等。两院院士顾诵芬、“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中国进入太空第一人杨利伟、英雄试飞员李中华、行业领袖刘纪原、朱育理等都是月桂奖的获得者。
在14届发展历程中,航空航天月桂奖始终秉承“弘扬行业精神、讴歌骨干精英、探索新知前沿”的“月桂精神”,得到了国务院国资委、工信部、科工局、民航局、军委科技委、军委装发部、空军、海军、陆军等领导和机关的指导与肯定,以及航天科技、航天科工、兵器工业、中国商飞、中国航发、中国电科、中航、东航、南航以及有关高校等的大力支持。到今年,航空航天月桂奖已成为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行业大奖,得到了业内外人士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党建工作部是保税区政务网站(www.tjftz.gov.cn)主管部门,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务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