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浩工作照记者赵路畅摄
新年伊始,万象更新。记者近日将陆续走访滨海新区各行各业爱岗敬业的“工匠”职工,记录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尽职尽责,发挥传帮带作用,为企业营造争做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的氛围,积极向上的故事。在全区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充分发挥“工匠”精神在新区技能人才领域的引领作用。
-时报记者赵路畅报道
“作为一名民航安全领域的技术人员,我深知只有在每一个细节上精益求精,才能铸就航空安全的坚实防线,这是我们义无反顾的责任和使命!”2018年度“保税工匠”李浩用一句话诠释了他的“工匠”精神。
年纪轻轻勇当大任
30岁的李浩,看起来十分年轻,但他已经是航科院(天津)航空设备有限公司技术部经理,从事生产技术工作10余年。2012年,他怀着对民航安全事业拼搏奉献的强烈意愿和对行业的热爱来到了航科公司,六年来凭着对技术科研浓厚的兴趣以及坚忍不拔的奋斗精神,从一名技术骨干逐渐成长为公司的中层管理干部。
“身为一名技术干部,他拥有着扎实的专业技能知识和极强的创新能力,领导和参与了公司多个国家科技支撑项目、民航局创新引领资金重点项目的研发工作。”李浩的同事介绍,别看李浩年轻,但业绩很不凡。其中,公司的主要产品——机场跑道特性材料拦阻系统项目(简称EMAS)是国内首个、世界上第二个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作为公司技术研发团队的核心成员,李浩参与完成了Lanzu-1型国产EMAS系统的研发、验证和审定工作,先后完成了多个型号材料的研发、试制及量产工作,产品各项性能指标均不低于国外同类产品,尤其是在材料耐候性方面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该项目现已完成了云南腾冲、四川攀枝花、西藏林芝三个机场的安装应用,后续将会逐步在西南地区的民用以及军用机场陆续展开。该系统的研发是近年来我国民航领域重大的技术创新之一,相关技术处于国际领先地位。这些年,李浩还参与编写了我国也是国际上首个EMAS系统项目的相关行业标准,该标准已由我国正式提交给了国际民航组织(FAA)。
刻苦钻研创造奇迹
“我觉得真正的‘工匠’应该爱钻研,能创造奇迹。”为保证技术与生产无缝对接,这些年李浩带领团队齐心协力攻克了多个技术难题。在企业产品研发期间,他组织创建公司材料研发实验室,完善试验设备,甄选培训研发人员,建立了公司独立的研发团队。他依靠扎实的机械专业功底和多年的工作实践,牵头组织完成了公司新一代自动化生产线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并完成了配套的模具设计、开发、试制、投产等环节的改进工作。过程中全程监管控制,带领团队攻克多项技术难题,为公司节省资金150余万元。
2017年,不怕挑战的李浩承接了民航危险品管理中心的研发项目,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机上锂电池爆燃问题的解决办法。他带领团队成员,从产品的功能实现、外形设计、选材等方面,历时一年设计出10余版方案,最终产品通过了耐高温、防爆、控烟滤尘等各项性能试验和上级单位的审定。该产品一投入市场,就收到良好的反馈。
踏实工作精益求精
谈到本职工作,李浩展现了更为踏实的一面儿。他说,作为公司安全工作主要负责人,要出色完成公司安全体系建设,2013年,在区安监组织的安全评比中公司获得“优秀安全企业”称号,并于2017年再次圆满完成了复评工作。
“自接管安全工作以来,严格按照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目标,落实各项安全管理措施,针对安全隐患集中整治;定期组织三级安全教育和专项学习培训,公司自2012年成立以来,安全生产6年无事故。”李浩说,他要以一名中共党员的标准在工作中时刻要求自己,思想进步,敢于担当,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工作之余的李浩是个文艺青年,喜欢弹吉他、唱歌,曾多次参加空港以及社区的基层汇演活动,并于2013年荣获天津空港第二届“唱响一夏”K歌大赛第四名的好成绩。
“身为一线的技术人员,我只做了自己该做的工作,技术上还很欠缺。我只有不断学习,带好团队,本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做好每一件事,我们才能在民航安全领域作出更大的贡献。”李浩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