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64
5991
【古“津”奇谈二十四节气】为什么立春要“打牛”?
发布日期:
2022-02-07
来源: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北京时间2月4日4时51分,迎来立春节气,这是一年中第一个节气。
此时节,春风送暖,阳光和煦,大地苏醒,生机勃发。
立春一年端,种地早盘算。立春是一年农事活动的开始,古代民俗也流传下了“鞭打春牛”的传统。因为自打从春秋战国时期,牛就开始用于耕田,成为农人们最重要的伙伴。诗人们也留下许多“咏牛”的名句——“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长年牧牛百不忧,但恐输租卖我牛”。
鞭春牛,也称鞭土牛,唱春歌,盛行于唐、宋两代。宋仁宗颁布《土牛经》后,鞭春牛民俗得到流传,成为重要的民俗文化活动。春耕牛耕地时,一般是一头耕牛或者两头耕牛来拉犁耕作,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二牛抬杠”。鞭春牛是立春的活动之一,更是春耕伊始的标志,最初的鞭春牛用的是真牛,后来改为土牛,到了清末时期又改用纸牛,用竹为骨架,外面糊上纸。
人们会在“春牛”的肚子里装上五谷,当它的肚子被打破后,大家会将流出的五谷分吃,寓意着来年风调雨顺能有个好收成。
天津的杨柳青年画是农耕文明的精华,《春牛图》作为杨柳青的经典作品,表达的正是这个美好愿望。
立春,一切向好;东风虽至,毕竟寒轻,大家收好这幅寓意吉祥的春牛图,也要好好“捂春”、保重身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
返回顶部
checktaskdate=&unchecktaskdate=&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oldcontentid=&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admin&Check_CheckDate=2022/2/7 9:58:23&Check_Reasons=
/contents/5992/348958.html
举报电话:022-84906623
举报邮箱:tjftz@adm.tjftz.gov.cn
举报受理时间:9:00-11:30 14:30-17:30(工作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