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19日,在第173场天津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津南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魏胤,津南区副区长胡永梅,津南区政协副主席、区卫生健康委主任张基建介绍了津南区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管理情况以及群众生活物资、就医用药等方面的具体保障措施。
疫情期间 津南区这样保障群众就医用药
发布会上,津南区政协副主席、区卫生健康委主任张基建介绍了津南区疫情期间保障群众就医用药的具体措施。
自1月8日津南区发生本土新冠疫情后,津南区卫健委第一时间在健康津南上公布一版疫情期间医疗保障的措施,基本满足了辖区居民就医用药需求。随着疫情发展,特别是封控区、管控区划分时间的推移,居民就医用药问题进一步显现,近期津南区卫健委修改完善了第二版疫情期间居民就医用药的措施,特别明确封控区、管控区实行分类管理措施,主要内容如下:
一、满足群众用药需求
1.封控、管控区居民用药实行网格化管理,有用药需求的居民可通过社区网格员和志愿者拿着患者医保卡到社区卫生中心、卫生院代取药,中药饮片由中医院免费代煎,特殊用药由津南医院提供,然后送药到家。
2.津南区卫健委开通微医数字健共体平台实现网上购药服务,居民可通过网络信息化手段网上购药,微医互联网医院使用专用车辆将药品送至社区指定地点,社区网格员负责将药品送至居民家中。
二、解决群众基本医疗问题
1.封控、管控区居民有就医需求时可直接拨打120到定点津南医院、津南中医院、小站医院专门通道就诊,就诊后由各医院将居民送至家中。
2.发热或有相关新冠症状的患者,居民有就医需求时可直接拨打120,免费转运至津南医院发热门诊及时诊断治疗,全程实施闭环管理,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
3.居民可通过微医数字健共体平台实现网上就诊,区属各医疗机构开通的咨询服务电话进行寻医问药。
下一步,津南区卫健委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将在临近封控、管控区设置临时医疗点,指派医护人员驻点保障,对有入户诊疗需求的患者,进行入户巡诊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三、保障特殊患者就医需求
1.开通孕产妇就诊绿色通道,由天津市中心妇产指派2位专家到津南医院应诊指导,孕产妇可直接进行紧急救治,确保孕产妇安全。
2.强化透析患者的服务,对封控区、管控区中有透析需求的居民拨打120送至津南医院进行透析,透析后将患者送至家中。防范区中有透析需求的居民由津南医院统一转运至天津二附属医院和市三中心医院透析,透析后送至家中。
3.加强危重症疾病的救治,津南医院和市进驻的市三中心医院、儿童医院、天津医院、肿瘤医院、环湖医院等35名专家成立专家组来满足津南区危重症疾病的服务诊疗。
一周以来,随着各项医疗保障措施的落实、落细,基本满足了全区居民尤其是封控、管控区就医用药需求,居民可按照封控管控政策和自身条件,科学、合理地选择医疗保障服务方式。
下一步,津南区卫健委将在完善现有医疗保障各项措施的基础上,通过明白纸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简化中间环节,在满足基本就医问药的基础上,把工作重点放在解决个性化需求上,对有特殊就医需求的居民研究制定可行的救治方案,做到一人一策,以病施策,科学精准的满足特殊人群,尤其是高龄空巢老人、孕产妇、残疾人、行动不便人员、精神病患者和病情稳定的慢性病等患者就医用药需求,全力解决当前形势下群众医疗保障问题,众志成城,打赢这场抗击奥密克戎新冠病毒的攻坚战。
津南区共划定封控区54个 管控区内居民35.8万人
发布会上,津南区委常委、区委政法委书记魏胤介绍了津南区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的管理情况。
为有效遏制疫情扩散,尽早实现疫情社会面“清零”,津南区按照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管理,确保“封”得严、“管”得住,服务到。
截至19日12时,津南区共划定封控区54个,居民13.6万人;管控区内居住小区202个、自然村8个,居民35.8万人;其余津南域内为防范区。防疫期间,市区两级共投入警力3703人,下沉干部、志愿者、网格员及社区干部19898人参加“三区”管控和服务管理工作。
封控区:坚持“区域封闭、足不出户、服务上门”的原则,严格落实居家隔离措施,封堵小区出入口80个,公安机关针对54个封控小区投入警车65辆、警力1516人,采取动静结合的方式对小区内、出入口及周边巡逻值守,确保所有封控小区出口有警力执勤、楼栋门口有专人值守、住户门口有电子“门磁”,真正做到居民足不出户,严防疫情风险外溢。
管控区:坚持“人不出小区,严禁聚集”的原则,每户2天可出户1次,每次1人在严格做好防护的前提下,到小区内指定地点购买或取物品。所有出户人员落实测温、验证、登记,小区出口安排工作人员24小时值守,小区周边安排警力进行巡逻,落实相关管控政策。
防范区:坚持“强化社会面管控,严格限制人员聚集”的原则。居民做好自我健康检测,尽量减少出门,定期进行核酸检测。
为了保障“三区”管控到位,津南区在四个方面持续用力。
一是宣传发动。按照管控等级,通过新媒体发布、横幅标语、“明白纸”、短信提醒、社区小喇叭等方式,及时发布疫情防控信息,加强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引导广大群众主动配合、理性应对、科学防护,做到不信谣、不传谣、不哄抢,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二是服务保障。统筹志愿者、市区下沉干部等各方力量,填补人员力量薄弱点位,实现点对点服务。在每个封控小区安排2辆应急车辆,供急救危重病患者、产妇等紧急情况使用,全程做好防护,实行闭环管理。1月8日,津南区辛庄镇1孕妇突然进入临产状态,接到通知后,我们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开辟绿色通道,采取严密防护措施半小时内护送产妇至津南医院,顺利产下男婴,母子平安。
三是卡口管控。加大警力投入,严密封锁“三区”防线,在全区设置114处交通管制点位,安放272面交通警示标志,安装护栏320片,投入警力976人、志愿者600人参与卡口执勤管控;属地镇街设置管控点位68个,封闭小路、出区道路22处,未封闭路口安排184人全天候值守,全力确保不漏一车一人。执勤干警对通行车辆严格审核把关的同时,为涉疫运输、民生保障、紧急就医等车辆开辟绿色通道,为疫情期间民计民生保驾护航。
四是督导检查。督查部门重点对封控区、管控区的封控管理、卡口管制等情况进行督导检查,做到问题及时发现、立行立改、举一反三,切实织密疫情防控监督网。
1月17日,天津市公安局发布了《天津市公安局关于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社会面管控的通告》,请广大居民严格遵守《通告》要求,积极配合所在社区的各项防控工作。让我们共同努力,群防群治,彻底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的阻击战!
津南区居民生活物资价格保持平稳 市场供应存量充足
发布会上,津南区副区长胡永梅表示,疫情发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疫情防控中生活物资保障工作,津南区压实工作责任,坚持底线思维,落实“四个战时”工作机制,坚决贯彻落实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生活物资保障供应工作的指示精神和部署安排,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活平稳有序出发,坚持从严、从快、从细抓好组织货源、精准保供、物流畅通、数据监测等各项工作。
居民生活物资价格保持平稳,市场供应存量充足,能够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要。
一、立即启动响应机制,确保工作落实落地
疫情形势复杂严峻,津南区闻令而动,立即启动《群众生活供给保障联动应急响应机制》,建立区、街镇、社区(村)三级保供体系,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组织保障。1月8日,紧急起草了《关于重点点位物资保障方案》,随后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疫情防控期间保障群众生活物资的通知》和《封控区生活物资配送流程和要求》,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三区居民生活物资保障工作进行具体部署。
二、坚持多措并举,切实服务民生大局
1、建立全区市场大保供体系。在区域东西两侧,各建立一个生活物资接驳点,组织龙头企业批发市场与区内重点菜市场、超市进行联动调运,畅通生活物资供应保障渠道,确保生活必需品充足、百姓安心,打造覆盖全区、运转高效的供给保障体系。
2、打造点对点精准供应平台。组织食品集团、物美多点、华润等7家物资供应有保障、配送有能力的企业搭建销售平台,提供线上订单、线下接单、套餐配送等全程无接触购买方式。在市商务局的大力支持下,各配送企业迅速行动,推出以大路菜为主的低价基础版“爱心包”作为主打产品,比如20元的蔬菜包,净重3.5公斤,包括白菜、土豆、猪肉馅,可满足三口之家一天用量。市食品集团积极响应市委号召,发挥国企骨干作用,组建了防疫保供突击队支援我区,直接对接源头产地,确保提供最低价格商品,全力服务民生需求。
3、发挥管控区内小超市、小便利店的补充作用,严格落实防控要求,引导各小超市、便利店规范营业,方便居民就近选购新鲜健康的肉菜蛋米面油等必需品。
三、开展多元化配送模式,解决物资配送“最后一百米”的问题
在封控区和管控区生活物资配送方面,一是在封控区小区门口设置“生活物资保障服务区”,成立生活物资保障组,对封控区居民进行送货入户。原则上,在符合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每个小区设立生活物资保障组组长,专责统筹协调生活物资保障有关工作;在小区大门外侧设立1个接驳小组,负责在大门口外侧卸货;在小区大门内侧设立1个转运小组,负责将物资从大门外侧搬运至大门内侧的集中分拨点;每个楼栋原则上按照30户配备1名工作人员,负责送货到群众门口,做到居民“足不出户”。二是在管控区小区内设置“生活物资保障服务区”,安排志愿者进行服务,既可以作为线上购物的接驳点,也可以为现场购买作为补充。按照每户每2天可以安排1人在严格做好个人防护的前提下,到指定地点购买生活物资,做到“人不出区”。
四、加强日常监测做好保供稳价
商务、市场监管每日对重点企业进行市场监测,实时掌握市场存量,确保生活必需品足额供应,避免造成恐慌。全程跟进市场价格动态,强化食品、药品及价格监管,每日对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等6种主要防疫物资和米面油肉蛋果蔬等20种大众日常消费品进行价格监测,维护市场秩序、强化执法检查,严厉打击疫情防控期间价格违法犯罪行为,督促商户加强价格自律,形成了震慑违法违规行为高压态势,确保市场价格秩序稳定。
胡永梅介绍,下一步津南区将时刻绷紧保供弦不松懈,按照“供应充足、便捷有序、价格平稳、防控有效”的工作要求,持续完善生活物资应急保供机制,紧盯市场行情变化,有序调度商品流通,及时了解百姓需求,全力保障全区百姓的“菜篮子”“米袋子”,满足居民消费需求。
发布会上,津云新闻记者提问:生活物资的购买渠道是如何让老百姓知道的?
胡永梅回答:自疫情突发以来,我区高度重视生活必需品的保障工作,为满足广大市民生活必需品的购买需求,拓宽市民购物渠道,减少市民外出和人员聚集,我区制定了保供企业名录明白纸,明白纸收集了天津食品集团、华润超市等7家开展线上生活必需品订购的大型平台企业,可订购米、面、油、肉、蛋、菜等生活必需品,能够满足市民的基本需求。
我区全覆盖、接地气做好生活必需品采购宣传工作。通过电视、广播、新媒体、公益短信等渠道,同时利用基层宣传网络、微信群、朋友圈的力量,广泛、持续进行宣传推送。短信宣传渠道涵盖全部运营商,已推送政策信息183万条。面对重点人群,我们结合“敲门行动”,采取入户发放保供企业名录明白纸的形式,加强政策宣传覆盖率、知晓度,让百姓应知尽知、应晓尽晓。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