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给你送腊八粥来啦!”10日早晨不到8点,河北区昆云里的两位居民李景芝、李景森就端着一锅热气腾腾的腊八粥来到了社区所属的二中检测点,来看望她们的“小石书记”。
两位居民说,从周六开始就看到小石书记和社区工作人员开始为大筛忙乎,“好几天没回家了,吃饭都没有时间,太辛苦了!”
于是老姐俩合计着,正好赶上腊八,熬一锅热乎的腊八粥慰问慰问“小石书记”他们。
居民口中的小石书记,名叫石祯,河北区望海楼街昆云里社区书记,之所以叫她“小石”,第一是她个头小,1米5几的身高让她在人群里很容易被淹没,但因为身上鲜红的志愿者马甲,却又成为这个略显阴郁冬日里最亮眼的存在。
别看她个头小,在检测点石桢可是“总指挥”:物资需要补给,找小石书记;引导人手不够,找小石书记;电脑系统登陆不上,还是找小石书记……
小石书记并非天生万能,她说从周六开始,她和其他工作人员已经两天两夜,没回家没怎么睡觉也基本没吃饭了,大家都在争分夺秒为大筛做准备。
“回不了家是早想到的,本来想着要不要回家拿一下铺盖,后来需要我们协助筛查的底档拿来,我们一看,大家就说不用拿了,估计要干一夜。”
做完全市统一的筛查工作,才轮到自己社区的活儿。
周日一早,石祯和社区工作人员罕见地停下了手里的活儿,“要先想清楚怎么干。”
最终大家决定,逐楼逐栋引导居民下楼做检测,最大限度避免人员聚集,减少等候时间。
决定了就马上干!
大家分成两组。一组着手检测点的搭建,帐篷、桌椅、电脑等硬件设施,12点前全部到位。
另一组逐户登记住户信息,摸清社区内这次大筛共涉及1173户1866人,按每楼人口安排检测计划,同时在社区微信群内发布大筛通知和二维码,安排专人解答居民疑问。
在和居民沟通过程,有的居民反映家里孩子小怕长时间排队会生病,有的居民询问家里有老人或者行动不便的人怎么检测。根据居民提出的这些问题,石祯和同事们进一步细化了工作方案,为家有7岁以下孩子的家庭开辟绿色通道,为行动不便者提供上门检测服务。这下居民们都放了心也安了心。
口袋里揣着两部手机和一个充电宝,周一凌晨5点半,石祯和同事们准时到检测点就位了。
在检测现场,几位居民说:“按楼栋检测,等通知下楼,在家该干嘛干嘛,也不耽误时间,秩序挺好的。”
虽然已经两天没怎么合眼,但石祯看上去仍然精神不错,每句话还经常是以笑声结尾,“还算年轻吧”,她这样说。
石祯是山西阳泉人,今年33岁,2012年从山西太原理工大学毕业后来到天津工作,到今年已经整整10个年头了。在这里,她结了婚,生了小孩,和这座城市的每个人一样有了惦念和牵挂。由于爱人在北京工作,平日里都是她自己带孩子,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她的生活节奏,她只能把在山西老家的父母接来,帮忙照顾只有5岁的女儿,但偶尔还是要带着这个“编外人员”开会、巡查社区、做疫情防控宣传。
“因为我们社区里有一个疫苗接种点相关的工作比较多,有时带着她去上班什么的,然后我们孩子都知道妈妈打第2针了,妈妈又该打第3针了,妈妈等全世界打完第3针你们就能休息了。”回忆起女儿,吴祯脸上显出温柔的神色,但也只是一瞬,她接说:
“我们社区有一位同事,孩子更小,现在才1岁半,宣传打疫苗的时候刚断奶,也是和我们一样每天泡在社区。”
虽然手里时刻攥着两部手机,采访聊天也经常被来电声打断,可石祯却经常被爱人吐槽给她打十个电话都不一定能接上一个,大筛前的晚上,石祯也只是抽空跟孩子视频了两分钟。“她还说,妈妈,你不是说你忙的不行吗?你怎么有时间接电话?你怎么不好好干活?”
今天晚上能回家看孩子吗?
“今天不打算回家了,后续的一些工作还要继续干好,用的二中的场地,咱得给人家收拾干净了,包括还有下一步防疫的要求,明天晚上我觉得应该就能回家!”
和石祯分手已近日落时分,顾不得多说一句告别的话,她红色的小小的身影就再一次融入了人流中,夕阳中她的小马尾一闪一闪地仿佛在发光。
石祯和爱人当初就是因为一次旅行来到天津,爱上天津,现在也成为了一名新天津人,为了这座城市和这座城市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要干就干到底!”石祯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