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你出生起,他们便把你视若珍宝。
当你长大了,这些疼爱你的亲人逐渐满头华发。还记得国庆假期结束时,多少人的后备箱被长辈浓烈的爱塞得满满当当。
10月14日是农历九月九日是属于老人的重要节日——重阳节。
因 “九九”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古人认为重阳节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在这一天,人们习惯迎着秋风登高望远,更祈愿家中老人身体健康。
别称:登高节、晒秋节、重九节、九九重阳等;
节日起源:祭祀、自然崇拜;
节日饮食:重阳糕、菊花酒;
节日活动:插茱萸、赏秋、赏菊、登高、踏秋等;
节日意义:敬祖、敬老、感恩。
重阳节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此后历朝历代沿袭至今。
1989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倡导尊老、敬老、爱老、助老,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巧妙结合。
重阳天气
最近冷空气和降雨又频繁光临天津,今天后半夜小雨抵达我市北部地区的降雨可能前半夜提早光临。
接下来,一次较强冷空气来袭,预计17日凌晨最低气温,北部山区气温接近0℃,市区气温在5℃左右,日渐清冷的日子更要记得给爱你的老人送去温暖的问候。
重阳习俗
登高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金秋九月,天高气爽,这个季节登高远望可达到心旷神怡、健身祛病的目的。
祭祖
重阳节,与除夕、清明节、中元节统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的节日。这一天,广东人称“拜太公山”,所有家族成员都要回来“拜太公山”。
敬老
重阳节,也是中国老人节,人们要表达对老人的孝敬,倡导全社会树立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风气。
赏菊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以古时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重阳节举办菊花大会,人们一起赴会赏菊。
佩茱萸
重阳节人们喜欢佩茱萸以辟邪求吉。茱萸因此还被人们称为“辟邪翁”。茱萸香味浓,有驱虫去湿的作用。
重阳美食
菊花酒
古时菊花酒,是头年重阳节时专为第二年重阳节酿的。九月九日这天,采下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和在准备酿酒的粮食中,然后一并用来酿酒,至第二年九月九日饮用。
重阳糕
重阳糕又称花糕、菊糕、五色糕。讲究的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像座宝塔,上面还做成两只小羊,以符合重阳(羊)之义。有的还在重阳糕上插一小红纸旗,并点蜡烛灯。这大概是用“点灯”、“吃糕”代替“登高”的意思,用小红纸旗代替茱萸。
羊肉面
重阳节要吃羊肉面。“羊”与“阳”谐音,应重阳之典。面要吃白面,“白”是“百”字去掉顶上的“一”,有一百减一为九十九的寓意,以应“九九”之典。在《本草纲目》中,羊肉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秋冬食用,可达进补防寒的双重效果。
品读重阳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唐】卢照邻
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蜀中九日》
【唐】王勃
九月九日望乡台,
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
鸿雁那从北地来。
《醉花荫》
【宋】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
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重阳提示
外出游玩,注意保暖
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但是今天出门游玩一定要注意保暖。
今天较强冷空气将影响北方地区。甘肃北部、宁夏、陕西大部、内蒙古大部、东北地区中南部、华北、黄淮北部等地将有4~6级偏北风,气温下降6~10℃,内蒙古中西部、吉林中南部、辽宁中北部等地降温可达12℃以上。
登高一定要注意保暖,尤其是老年人,要注意防风,多备衣物,量力而行。
菊花虽好,这些人不建议食用
重阳之日菊花遍开,人们赏菊、戴菊、饮菊,可以说“无菊不重阳”,菊花对身体有很多好处,但也并非人人适合饮用。
菊花具有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的功效。主治风热感冒,温病初起,肝阳眩晕,肝风实证,目赤昏花,疮痈肿毒。
这些人适合饮食菊花
1、风热感冒,也就是有发热、头痛、嗓子痛、口干舌燥、口渴的人
2、眼睛红、老着急上火、爱怒的人
3、肝阳上亢的头晕头痛、血压比较高的人
4、长疖子或者长包并且有红肿热痛的人
这些人品菊要慎重
1、孕妇及经期女性
菊花性寒,孕妇自身免疫力低下、脾胃较为虚弱,饮用菊花茶容易刺激肠胃,并且不利于胎儿的健康成长。女性经期身体虚弱,也不宜碰寒冷食物或者茶。
2、老人及儿童
大家可能觉得老人喝菊花茶可以降血压,但老人消化功能减退、脾胃较为虚弱,喝菊花茶有引起肠胃疾病的可能性,老人需慎重。儿童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阳气正当时,喝菊花茶有削减阳气之效,最好不要饮用。
3、过敏者
对菊花茶过敏者,喝了菊花茶就会引起皮肤红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