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诊续方(含医保、门特)、在线咨询、药品快递到家……智慧医疗正在为患者提供更为便捷的就诊服务。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作为本市第一家具备标准“互联网+”诊疗规范要求和支持完全医保在线支付的互联网医院,运行一段时间以来,让患者真正感受到了便利。
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互联网医院目前除了可以实现线上续方与药品配送到家之外。还开通了诸如四维超声预约、药学门诊......
“常主任,这周我的血压还可以,您看还有什么需要调整和注意的吗?”市民张大爷正在通过互联网向他的主治医生肾科常文秀主任进行线上咨询。
几个月前,张大爷因“肌酐升高数月,双下肢水肿”在一中心医院肾内科门诊进行诊治,检查后诊断为“慢性肾脏病4期”。常文秀主任问询发现,张大爷既往发现高血压病史10年,又有着30年的吸烟史。除了药物治疗外,常文秀主任还将张大爷纳入了肾内科慢性肾脏病管理中心,给予营养支持治疗,同时,使用微肾科小程序制定饮食方案,选择低钾低磷饮食,指导患者调整生活方式,戒烟、低盐、低蛋白饮食。
别看张大爷居家治疗,常文秀主任对他的身体情况却了如指掌。医生通过“天津一中心互联网医院”帮张大爷制定了“周随访管理计划”。除了定期到医院复诊,张大爷还可以随时通过线上图文咨询的方式向医护人员反馈膳食、生活方式及血压的调整情况,能够在公众号线上学习肾病保健知识。经过3个月的强化综合管理,张大爷的每日食盐摄入量显著下降,蛋白质饮食结构合理,肾功能保持稳定。
“有人管理我的饮食,我还可以从线上续方,把药品直接寄到家里,对于我们老年人来说真是太方便了。”张大爷说,互联网医院给他省了好多事儿。
“目前,医院耳鼻喉科、血液科、移植科(肝移植、肾移植、细胞移植、小儿肝移植)、口腔科、心内科、疼痛、风湿免疫、国诊、血管外科、营养、核医学、神内、超声、胸外等多名主任医生和专业学科团队已经陆续开通了图文咨询,其他科室也正在陆续备案开通中。”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信息处处长孙歆告诉记者,医院线上依托“金医宝”APP可以实现医保续方患者各类险种结算,线下通过院内系统支撑医生完成续方患者历史就诊信息查看、续方处方开立及处方审核等互联网诊疗行为必需工作。充分发挥线上线下结合优势,保障互联网诊疗服务规范安全。
遇到疑难病症需要会诊,医生不再需要特意前往会诊医院,在远程会诊平台就可以进行医疗讨论。网络搭建的平台将服务的范围延长了,受益的百姓更多了。
“随着远程会诊的应用不断完善,通过已建成的远程会诊平台,我们不但实现了同本市合作医院间的疑难病例讨论、诊疗指导,对于对口支援地区也能随时提供优质的医疗资源输出。”孙歆介绍,作为“互联网+”医疗服务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医联体、远程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理念,实现就医、服务、管理的全面转变,为患者提供更便捷、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健康服务的新模式,打破了传统就医维度的空间与时间限制的新型就诊方式。
据介绍,“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建设模式实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诊前、诊中、诊后全流程服务和远程医疗的立体化。虽然服务患者模式是线上的,但是所有医务人员资质、排班、诊疗记录、处方审核、数据安全与线下进行同等监管。患者的医保支付类别和支付标准,以及价格和医保支付政策保持了线上、线下一致。未来,一中心互联网医院平台还将更支持多种线上渠道接入,目前我们正在积极推进依托医保电子凭证的互联网医保在线支付的对接。同时医院还依托有代表性的临床科室初步建立了互联网慢病管理、患者管理、智能随访、特殊诊疗项目预约等移动智慧服务。充分挖掘互联网远程医疗、远程会诊、多学科的MDT会诊,以及院内外会诊的解决方式。把时间还给医生,把最优质的医疗资源还给最需要的患者。”
记者从天津市卫健委了解到,2021年,本市将深入推进“互联网+医疗健康”智慧化服务,充分应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技术,优化诊疗流程,推进智慧门诊、智慧住院服务精细化。推进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信息开放。启动开展医学影像应用项目建设,实现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影像数据跨机构共享。推进居民电子健康码应用,结合业务应用场景,加快试点机构就医“一码通”。
本市将提升互联网医疗服务能力,推进全市三级医疗机构及有条件的二级医疗开展互联网线上咨询、互联网诊疗服务和互联网医院建设,加强线上线下业务协同,完善互联网诊疗咨询、复诊、处方、处方流转、药品配送、护理服务等服务功能,强化电子病历数据互联共享。
本市将加快推进智慧就医和智能化健康服务建设应用,实施天津市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评估。鼓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智能语音随访、远程随访、线上诊疗等服务,有效提升基层信息化支撑保障能力。
市卫健委还将积极培育5G技术应用场景,充分发挥5G网络延时低、大连接、高宽带的特点,为本市院前急救、互联网诊疗服务、远程医疗,提供更优质的网络能力。持续加大投入力度,提升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能力、安全保障能力,为医疗健康信息化提供硬件基础环境保障。
此外,本市还将继续推进全市健康医疗大数据采集汇聚工作,提升数据汇聚质量,推进大数据在疫情防控、便民惠民、运行决策、服务监管、医疗质量等方面的应用。以专病数据中心建设、健康医疗大数据研究院建设、新技术新应用推广等工作为抓手,丰富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促进“政产学研用”同向发力,推进智能健康与医疗产业融合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