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南与天津,讲述着一个守望与相助的故事,一个关于现实与梦想,奋斗与成长的故事。
在党中央指示的引领下,在援受双方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在方方面面的大力支持下,按照“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的要求,用真心、讲真情、动真招,着力搭建“六位一体”工作体系,通过资金注入、项目援建、产业扶持、智力帮扶等“十聚力”方式,全方位开展对口支援工作,为青海省、为黄南州经济跨越发展、社会和谐稳定和民族团结进步作出了积极贡献,凝聚起了热爱青海、建设青海、奉献青海的强大合力,有力助推黄南历史性消除绝对贫困,成为黄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力量。
天津把项目资金作为重要抓手,把产业合作作为重点任务,把民生改善作为优先领域,把人才培养和智力支持作为关键举措,把夯实“五个认同”作为重要目标,真正把对口支援上升为“上讲政治,下系民生”的德政工程。
一方水土一方人
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
在项目建设方面,全面落实援助资金实物量在以2011年天津市财政收入0.5‰的基础上每年递增8%的特惠政策,始终坚持援建资金“向民生倾斜、向基层倾斜”。“十三五”规划实施对口支援黄南州项目77项,项目总投资11.97亿元。天津援助1亿元资金用于补足州职校建设资金缺口,援助8500万元资金用于规划建设州科技馆,追加3800万元用于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滨海新区及天津市四个开发区广泛参与扶贫攻坚,打造了泽库津滨扶贫创业孵化园,创建了同仁妇女手工编织创业基地,实施了“天津·黄南”生态农牧业科技示范园项目。
在产业协作方面,探索创新“开发式”对口帮扶模式,持续推进瀞度水厂投资建设,“十三五”期间,瀞度水厂持续帮扶河南县1440户共5400名贫困人口,到2020年累计捐助扶贫款1890万元,向当地政府捐款捐水累计达640.4万余元,还修建了上万亩生态湿地修复保育中心,成了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瀞度”成为津青两地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获得全省“五一”劳动奖状。以“党建领航+文化旅游+精准扶贫+乡村振兴”的“德吉经验”,通过“山上问题山下解决”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办法,带动251户贫困户就业,切实解决“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问题,德吉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引入天津荣程集团实施“农户+合作社+基地+企业+基金+人才”的中藏药材帮扶模式,支持农牧业良种工程、黄芪当归党参种植业和黄果果酱项目,精心培育芦笋、中藏药材、母畜牦牛等合作社,形成了“荣程百草庄园”一期3000亩中藏药材种植规模,解决50多位村民就业,其中贫困户14名,2019年合作社户均分红1.2万元,贫困户收入超过2万元。借助天津农业科技力量,援建果蔬智能温棚,做大做强设施特色农业,成为促进群众增收的新亮点。成功引入天津昊航复合管业有限公司来青建厂兴业,“飞地经济”实现零的突破,2020年我们又与天津源泰德润集团签署了落户黄南州“飞地园区”合作协议。
清泉越岭进农家
同仁县黄乃亥乡重点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
把解决“行路难、饮水难、如厕难、脱贫难、看病难”摆在优先位置,实施牧民村落人居环境改善、农牧业良种、偏远乡村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贫困村饮水安全、乡村环境整治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农牧区生产生活条件改善项目,着力破解“小实事”背后的“大民生”。被藏族群众亲切地称为“联心路”的泽库县城至东科日村、郭泽多至夏宗果公路相继建成,老百姓期盼了20余年的“三村联通”如愿实现,1075户4440人直接受益;同仁县黄乃亥乡重点贫困村饮水安全工程,一次性解决720户2781人及10876头牲畜的吃水问题,永远告别了“宁肯给桶奶也不愿给碗水”的历史……加强基层党组织“三基”工程项目建设,支持实施乡镇“九有工程”和村级“十有”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巩固了党在涉藏地区的执政基础。
专业对口请名家
“五名进黄南”系列活动
持续举办“名师、名医、名企、名家、名匠”的“五名进黄南”等系列活动,探索创新“培训+实践、基教+职教、对接+嫁接、智力+智慧”的智力援青“四加”模式。推动津青两地科技合作,先后组织农业、规划、生态保护、文化旅游等各方面专家,对圣航农业科技园、国家森林公园和湿地保护、科技援青工作站等进行规划指导和技术支持。协调天津智囊研究机构,开展黄南兰西城市群规划前期重大问题筹划研究,完成《黄南州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9-2035年)》。认真规划建设黄南州科技馆,打造青南牧区首个高水平、现代化、多功能科普教育基地。充分发挥援青规划团队的智力优势,“农牧区公共旱厕光伏供能与清洁设计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申请国家发明专利4项,“示范1号”已具备复制推广条件,长期以来困扰高寒农牧区农牧民“如厕难”问题将彻底“方便”。突出抓好州职校、州媒体中心等重点援建项目设计把关,体现当地特色,打造标志性工程。
选优配强援派干部人才,在专业对口上实现了“黄南所需”和“天津所能”的有机统一,在能力素质上实现了“选硬人”和“硬选人”的有机统一,在人员服务上实现了“数量翻倍”和“力量下沉”的有机统一。“十三五”期间,为贯彻落实“升级加力、多层全覆盖、有限无限相结合”工作要求,根据受援地需要,天津市着眼补缺强弱,凸显致富带富,共选派党政干部31人次,局级2名、处级24名、科级4名;专技人才144人次,中高级职称超75%。选派援青干部人才总数达175人次,其中:超8成援派期在一年以上,超4成年龄在40岁以下,近3成获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硕士及以上学位,打造了一支数量多、作风实、扎根深、素质高、能力强的天津援青团队。
坚持援教项目优先实施、学校设施优先改善、支教老师优先保障、农村教育优先支持的“四优先”原则,抓好校舍改造,提升学校办学条件。提升州中小学信息化教学硬件设施,实现远程教学全覆盖。持续深化“组团式”教育帮扶,在各县分别选取一所学校,援派教师组团入驻,既抓教学又组织教研,并担任受援学校的副校长或校长助理,带动、辐射其他学校办学水平、教学水平和育人管理能力的提升。2019届州中学高考文理科上线率均为100%,刷新黄南高考历史记录。办好天津黄南班,在天津就读的高中和中职黄南学生达205人。实施“名师进黄南”访学活动,选派名校长、名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到黄南州进行专题讲座、报告会、公开课、培训班百余场。结对帮扶规模不断壮大,“十三五”以来共有36所学校与黄南州学校签订了结对帮扶协议,涵盖了幼教、小学、初中、高中、职教。组织中小学教师赴天津开展教学实践培训。
提升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化村卫生室、藏医院药浴楼、州医院内部网络和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及增设医疗设备。升级“组团式”医疗援青,整合优质医疗资源,实行团队作战。“十三五”以来,州医院组团式帮扶团队累计诊疗患者超万人次,手术千余例,14项医疗技术填补州医院空白。培养本土医疗技术骨干,组织医务人员赴津培训,推行“师带徒”式的培训。举行“名医进黄南”系列活动,同时参与教学查房、学术讲座、临床经验交流等活动。打好基建强医、技术精医、帮扶兴医、活动助医系列“组合拳”,津青质控专家来青联手开展州县级医疗机构医疗质控督导检查,天津眼科医院连续5年上高原免费实施白内障复明手术440余例。泰达心血管病医院为43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进行免费手术,为2000余名贫困群众开展核磁共振免费筛查。黄南州与滨海新区签订跨省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服务协议,开创了青海跨省医保联网三甲医院直接结算的先河,黄南群众可以享受到国内顶尖的医疗资源,将惠及黄南27万参保人员。投入300余万元打造全州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大大提升了区域内医院科研服务水平,推进了全州医疗卫生事业现代化的发展,提高了全州医疗卫生水平。
津青两地一家亲
黄南州妇女手工和编织业引领人赴天津市参加津洽会
擦亮“特色牌”。协助制定消费扶贫产品、企业名录,组团参加“津洽会”、消费扶贫展销会和食品博览会,打好“黄南绿色有机牌”。织密“致富网”。扩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覆盖面,加强商贸企业与电商平台的合作,如天津优农链公司在黄南注册商贸公司,与当地企业和电商平台密切合作,整合资源,打造品牌,促进产品升级。延伸“销售链”。组织黄南企业参加“津城献爱心、精准助脱贫”消费扶贫云签约活动,签订7份采购协议,签约额7315万元;组织瀞渡公司、青汇公司与宜垦(天津)集团签订协议,利用“宜垦购”平台销售黄南扶贫产品;推动天津港强集团与6家黄南企业集体签订5000万元采购协议。在津设立黄南州特色产品展销平台,集中推介、展示、销售特色农牧产品。协调加油站便利店展卖矿泉水、牛肉干等黄南特色产品,扩大农牧特产品的销售渠道。畅通“服务点”。支持尖扎沿黄乡镇保鲜库及交易市场建设,增强综合服务能力,助推完善从产地到餐桌的冷链物流服务体系。支持全州76个电子商务服务点改造,将电商服务延伸到每个村,打通最后一公里,让农牧民更好的融入到发展大潮中。助力“黄南游”。组织开展“天津人游黄南”、“旅游人才帮扶”等特色活动,扩大旅游品牌影响力。充分利用天津电台、电视台访谈节目,深度宣传黄南,提高文化旅游产品知名度。
津青两地从干部到群众、从政府到民间、从经济建设到文化、产业、医疗等其他领域广泛互动,“十三五”期间年均开展交流活动300余批次、4000人次。积极搭建产业引导、对接、服务平台,组团参加津洽会、青洽会、文博会,赴北京、上海、深圳、成都等地举办招商推介会。开展“津青一家亲”访学教育活动,每年组织200名农牧民家庭子女到津京研学,促进各民族学生交往交流交融,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发挥群团组织优势,开展“万企帮万村”活动,实施贫困生助学、青少年创业、残疾人康复、无障碍设施改造和器具适配等惠民生、暖民心项目,组织天士力、狗不理、荣程集团等知名民营企业家助力脱贫攻坚。
对口支援既是一项光荣而神圣的政治任务,也是一项艰巨而繁重的系统工作。天津援青将坚定信心不动摇、咬定目标不放松、强化责任不松劲、转变作风不懈怠、狠抓落实不停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完成“十四五”规划各项目标任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政府网站(www.tjftz.gov.cn)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府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