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6
6097
国内首例!天津海水淡化所冶金废水技术转化取得新突破
国内首例!天津海水淡化所冶金废水技术转化取得新突破
近日,由自然资源部天津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研究所(以下简称“淡化所”)负责承建的广西中信大锰大新锰矿分公司“金属锰高盐、高氨氮和高硬度废水预处理示范工程”以废水中锰离子沉淀回收率达99%以上、平均处理成本较合同约定指标降低近25%的成绩顺利完成验收。


工艺技术
作为国内首例电解锰行业尾渣渗滤液资源回用工程,“金属锰高盐、高氨氮和高硬度废水预处理示范工程”以实现尾渣渗滤液资源回用和环境友好化排放为目标。淡化所利用多年来在高含盐废水综合利用领域研发的专利技术为基础,针对电解锰尾渣渗滤液“高锰、高硬度、高氨氮,水量和组成波动较大”的特点,形成了“调控结晶-分级提取-水质净化”的整体工艺技术路线,最终实现分级提取回收利用锰、钙、镁资源,减少副产废渣量,提高反应效率,减少物料投入与能耗,进而降低处理成本。
竣工验收
“该工程于2019年10月正式立项,淡化所历时近9个月完成了工程设计、土建施工、设备管路安装、电气控制系统布设等主要建设任务。”项目负责人介绍说。据悉,项目建设期间,项目组成员积极克服时间紧任务重、新冠肺炎疫情、山区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加班加点,迎难而上,保质保量完成所有工作内容。此外,试验运行阶段,多名技术骨干在现场连续奋战3个多月,每天工作超15小时,认真记录每一组试验数据,优化每一个工艺参数,并耐心指导现场操作人员掌握工程运行规程、维护保养、分析检测和应急处置方法。在多方共同努力下,合同约定的90天试验考核运行期间系统整体运行平稳,所有考核指标均达到或大幅优于合同要求,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据悉,该工程顺利完成验收标志着淡化所在冶金废水资源化处置利用领域的技术转化和成套工艺装备研发上取得了重要突破,同时,对企业践行“绿色矿山”发展理念、推动电解锰行业技术进步和节能减排、保障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淡化所将继续强化自身核心竞争力,加大科研力度,不断创新突破,努力为天津港保税区海水淡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献力,为天津市建设海洋强市强基固本。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注:天津港保税区管委会党建工作部是保税区政务网站(www.tjftz.gov.cn)主管部门,所有政务信息均为受权发布。按照《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提供者转载我区政务网站相关信息时,须注明信息来源,不得歪曲、篡改标题原意及信息内容。
返回顶部
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unchecktaskdate=1754/1/1 0:00:00&ssbm=&fromcontentid=&enddate=&oldnodeid=&oldnewid=&oldcontentid=&titleformatstring=False_False_False_&check_isadmin=True&check_username=bsqgwh_check&check_checkdate=2021/5/7 20:20:32&check_reasons=&TranslateContentType=ReferenceContent
/contents/6097/334467.html